[5]糊:黏合,封闭。灰璺:灰缝。璺,原指器皿上的裂纹。
[6]眭盱:形容龙兽矫健的样子。眭,目光深注。盱,张目。
[7]三才:古时天、地、人谓之三才,这里指天上与地下。
[8]析木:十二星次之一,与黄道十二宫的人马宫相当,从尾宿十度到南斗十一度为析木,古天文学家将析木看作天河的桥梁。
[9]京:大。
作者简介:
张嘉贞,唐蒲州府猗氏县(今山西运城临猗)人,曾官至宰相。他写的这篇序文,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写桥的散文,奠定了其作为世界第一桥的地位,是最早点明赵州桥修建年代和建造者姓名的文字,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赏析:
赵州桥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才能的结晶。张嘉贞的序文以饱满的热情、优美的文笔,表达了人们对建桥工匠的赞美。序文用写生笔法,对桥的地点、建造者、形貌、构造、功用等一一介绍,尤其对弧拱无柱的高超技艺、四个小孔的杰出创造、槛柱雕饰的精美多姿进行细致描绘。序文运用神话传说故事,驰骋想象,既为文章增添浪漫色彩,同时也有助于表达作者的钦敬、赞美之情。序文句法骈散兼用,文字古奥,风格典雅。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其中一个重要方面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并提出到2035年“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我们要深刻理解这一本质要求,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正确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朝着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扎实迈进。
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一项本质要求
共同富裕包含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的特征。“富裕”体现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表现为社会财富数量多;“共同”体现社会生产关系的性质,反映财富分配的结果。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科学社会主义的先进本质,借鉴吸收一切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因此,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一项本质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