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元?六元及第?”县丞二人惊呼道。待他们看清楚喜报上的字,感觉自己的呼吸都开始困难了。他...…他...…他怎能如此……厉害?
“是啊!哈哈哈,真是没想到,本官这小小的阳淮县,竟然也能出个六元及第状元郎,哈哈哈……”这下他的位子是不是真可以往上动一动了?思及此,县令的心头更加火热,喜悦也更胜三分了。
县丞也十分高兴。等县令大人一走,他就能……嘿嘿。想到这里,他也不禁喜笑颜开。
“快,我们快去赵家村送喜报。”嘴里这般说着,县令起身就要往外走。
“这里共有四份喜报。赵家村的这两个我亲自过去送一趟,另外两个你们二人派衙役去一趟就行。赶紧去准备一下,我马上带人出发。”即使在盛喜之下,县令大人也不忘将一切事宜安排好。
其他两位大人连忙下去忙活去了。
等到将一班衙役准备好,县令大人将其中生的最高大、嗓音最洪亮的那个安排在了最前头敲锣打鼓,到时开口报喜的也是他,务必将状元郎的喜讯喊得清楚、响亮。
赵家村,此时正是四月天,不冷不热的天气刚刚好。
农家人早已下了地。村里除了个别不下地的妇女会聚在一起聊聊家常,也就只有小孩子会在外奔跑玩耍了。
最近他们村里聊的一个最热门的话题,就是今年上京赶考的赵家两个小子了。自从他们二人去京赴考后,关于他俩的话题就没断过。
后来眼见着赵西风一家,除了他家老二一家,其他人都去了京城之后,对于赵珏二人的谈论就更多了,尤其是赵珏。村里人都在猜测他们家里人都去京城干什么了,不过问他家二儿媳也问不出什么来,只说是去玩儿了。这个回答让赵家村里人更加心痒难耐,他们也想去。
之前赵珏和赵彦霖二人还只是举人,他们的举人的免税田份额除了自家用的,其余都尽数交给了村里,给村里人带来了许多好处。这次他们去考进士,听说进士能得到的免税田份额更多,到时候他们能获得的好处也更多呢!想到这儿,村民们的心里就一片火热。
他们真是祖上积了德了,能够在赵家村生活。现在出门只要是赵家村人,谁不是以自己是赵家村人为荣?在外面哪个又敢明目张胆地欺负他们赵家村人了?
当然,真正祖上积了大德的该是赵家。不管是赵西风家还是赵东林家,两家都是同一个祖宗,都出了个厉害的读书人,他们家的祖坟上都该冒青烟了。
看看人家赵西风,这不是孙子进京去赶考,他自己一家也都跟着过去了么?甭管人家进京是去干啥的,就凭他人能去一趟京城,这件事就够他在这村里吹一辈子了。这可不是说虚的,这村里人什么时候能有机会上京呢?别说有没有机会了,他们也没有这个实力啊!
想到这里,众人又不禁有点眼红心热。真是同人不同命啊!看看自家调皮捣蛋的小崽子,天天只知道爬树打鸟窝玩泥巴,一点都没有别人家孩子的优秀。顿时就生出一股打人的冲动。兔崽子,没出息。
这天,村里人照常下地劳作。村里的几位老妇人还在村里大树下坐着聊着天,赵二婶也在其中。没办法,自从家里人都上京后,她也就只能在这儿寻点乐子了。
小孩子们都在村口玩儿呢!自从赵珏的举人牌坊修建了之后,这块地方就成了小孩子们玩耍的“宝地”了。这群小孩子最喜欢在这处玩耍了,因为只有在这处玩耍大人们才不会有那么多的责骂。
当敲锣打鼓的声音传来的时候,最先注意到的就是这群孩子了,立马就有机灵的跑起来回村报信了。
“来啦来啦,青天大老爷过来了。青天大老爷来咯。”小孩子边跑边喊,声音洪亮,一瞬间整个村都被惊动了。
“什么?青天大老爷来了?大老爷来我们村里干啥?”
“哪呢?哪呢?青天大老爷在哪儿呢?”
“不会是赵家那位考上了吧?”有人大胆地猜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