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当太后派人去洛家商谈洛紫萱的进宫事宜时,马氏几乎想都没想便答应了。
虽然不是正妻,没有洛无双那样盛大的婚礼,但是好歹是皇帝的女人,不说比她强,最起码也不弱了。
洛紫萱显然还没适应宫中的场面,一出场就有些怯了,她声音有些颤抖道:“嫔妾给太后娘娘进如意,愿太后娘娘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
这句祝词是前面的刘贵人刚用过的,按说祝寿的贺词翻来覆去也就那些,难免有撞词的,但是前面的人刚刚用过,她就一字不差地拿过来复制粘贴,多少有些敷衍的意思,众妃嫔纷纷侧目。
洛紫萱感受到大家的目光,如芒刺在背。她入宫才几天,今天是头一回见这大场面,紧张得不行,偏偏准备的祝贺词被她前面的刘贵人抢先说了,而且一字不差,她心中更慌,一下子大脑一片空白,什么也想不出来了,只好硬着头皮又重复了一遍。
太后见她如此,倒没有不高兴,而是笑着帮她解围:“洛答应有心了,你初来乍到,今日就跟哀家一起去听戏去吧!”
洛紫萱怯怯地答应了,其她妃嫔却再次一同看向了她。这些目光里,有羡慕又嫉妒,当然更多的是不解。
听戏和午宴是安排在万福寺的,是在接受臣民跪拜祝祷后进行,而那些是大礼,后宫中只有位分高且有荣宠的妃嫔能够参加,并不像递如意这样的家礼,人人可以列席。比如今年是皇后、云妃、甄妃、婉妃、芳嫔跟着去,其她人都没有资格。
她一个刚进宫的小小答应,说话都不利索,凭什么得此殊荣?别说那些没去的贵人答应们,就是能够参加的妃嫔,都觉得有些不公。
太后当然知道大家的心思,却没有一句解释,她笃定在她生辰之日,也没有哪个不要命的敢来多问一句。
家礼完成之后,太后去慈宁宫用膳更衣,接受着皇帝的行礼。一众嫔妃散去大半,只剩下跟着去万福寺的几位仍在敷春堂等候。
大家以皇后为首,按次序坐在堂上两侧的座椅上。原本人多,座位只有妃嫔位以上的能坐,洛紫萱是站着的,而现在因为去了几个嫔位,便空出来了位子,洛紫萱看着那空出来的位子,琢磨着要不要坐过去。
堂上一片寂静,无人说话。洛紫萱就有些不敢动,但是她想自己跟她们一样是皇帝的女人,又是太后钦点入宫侍奉,并跟着去参加大礼的,凭什么要站着跟个丫鬟似的的?
于是,她慢慢地走到空椅旁边,坐了下来,正好就在甄妃旁边。
其她人都像没看见似的小口喝茶,甄妃却忍不住了,轻蔑地一笑道:“这位妹妹,本宫瞧你好本事啊,悄默声地进宫就成了答应,还没见过我们几位姐姐呢,就得了太后的宠爱,不知令尊在何方高就?”
这本是甄妃的挖苦,洛紫萱不知道是没有听出来,还是不敢顶撞,总之她一本正经地答了话:“嫔妾家父并无官职,堂妹是燕王妃,嫔妾也是三生有幸,得了太后娘娘青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