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晓雅和丁禹飞被拉下后,两两茫然相对,不知所措。
好在白鹤鸣离开时,朝二人打了个“稍后电话联系”的手式,两人才各回各家。
意外的是,白鹤鸣送母女俩到车站时,车上下来了三个小伙伴。
正是同样今天放假的卢菁菁和陈康,还有跟着一起来的潘长原。
几人眼对眼时,都怔了下。
卢菁菁一看到何秋,忙笑着,乖乖巧巧叫了声“阿姨好”。
男生们跟着行了礼。
卢菁菁故意问,“瑶瑶,这么早你就回家呀?我爸给了我们一套票,是新开的省展览馆的艺术展,你要不要一起去啊?”
说着,卢菁菁从包包里掏出了票,还邀何秋也一起去。
何秋知道卢菁菁是四中的尖子生,相信学习成绩好的孩子几乎是老师的一种本能。
秦瑶却叹气,“我妈已经给我下了禁足令,我去不了了,你们去吧!我要回家当坐缚童子,等着一个成绩比我差的堂姐来给我补习。以后都不能出门了……”
叭啦叭啦一堆悲惨命运。
两个男生站在后面,忙憋着笑挪到了白鹤鸣身边说小话儿。
秦瑶眼珠子跟着转去两个小白眼儿。
何秋无奈又好笑地拍了女儿一下,将人推了出去,“去吧!”
然后就对白鹤鸣说了,“我把人交给你了,回头我可找你要人。你的BP机我们也有号码,到时候他爸来接她,就打你电话。”
白鹤鸣神色郑重又严肃道,“何老师,你放心,我一定把瑶瑶完璧归赵。还有,我们这次是真的想帮帮何班长,不是为了出去瞎晃。如果可以的话,能不能拜托您帮咱们想想办法?”
说着,少年朝何秋行了个九十度大礼。
见状,秦瑶也跟着有样学样儿。
卢菁菁立马拽着两个男生跟着行礼,虽然啥也不知道,也没必要知道,他们只需要坚定一个信念:跟着鸣哥走就对了!
何秋也是真给这群孩子整没脾气了,说,“行了,去玩儿吧!这件事,我回头想想。可不保证能成啊!”
等人一走,秦瑶高兴地原地一蹦。
卢菁菁才问,“你们这是又有什么新的行动吗?还是有什么困难吗?说说看,咱们现在可是八大金刚。”
陈康脸一拉,“菁菁,你可别再乱来了。你忘了你差点儿被你爸抽荆条子!”
卢菁菁一下挽住了陈康,“哥,你会保护我的,对不对?”笑得可爱又讨好。
陈康脸皮一抽抽,不好意思地转开了脸。
潘长原道,“鸣哥,你要是当咱们是哥们,有事儿就说一声,别见外。除了火车飞机票,寻常客运路子,我叔叔他们都有门道,想去山沟儿都不成问题。”
一听这话,两人眼睛都亮了。
秦瑶道,“鸣哥,要不咱们试试,曲线救国吧?”
白鹤鸣抚抚下巴,“嗯,再看看路线。老师也没拒绝,只是说50多里山路不切实际,对大部队出行有危险,那咱们就把这一环删除掉,先到县城再想办法进村。”
随即,几人又叫上了刚出来的丁禹飞和蔡晓雅,一起商量起了新的出行方案。
方案出来后,秦瑶突然灵机一动,想到了一个点儿。
“我想到了,咱们可以跟主任申请,办一个爱国拥军夏令营。”
“要是他们再不答应,我就给校长爷爷打电话。”
卢菁菁担心,“这个向老前辈学习是好事儿,校领导不会直接拒绝。但要是同意了,也未必会按照咱们定的路线走啊?”
白鹤鸣道,“这个不用担心。白果县本就是有名的革命老区,是当年重要的后勤生产基地。那里的学校和幼儿园,听说最初建起时接待的第一批学生,有不少是领导人的孩子。”
“咱们旧地重游,去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很有意义。”
秦瑶好奇,“鸣鸣哥,这资料这么好,你没写在计划报告里吗?怎么周老师还不同意啊?”
白鹤鸣微叹,“不是,这都是何越告诉我的。他是在县中学读的初中,对那里很熟悉。我们晚上聊天时,聊到的。”
他顿了一下,口气添了几分愧疚,“是我思虑不周,太急功近利了。如果早想到这点,老师们就不会误会了。”
秦瑶晃晃脑袋,“不不不,以我们在七中的名号,啥言行都会被他们过度解读的。”
“陈见就陈见,咱们打破就好啦!”
“对,瑶瑶说得对!”卢菁菁笑着附和,就觉得秦瑶这个女生跟别的女生就不一样。
胆儿特别大!
秦瑶这时候是不知道卢菁菁对自己误会这么大,只想着把“夏令营”的事儿办起来。
当晚,他们制作了夏令营的活动项目,让印刷厂加班加点地印了五千份DM单,提到了补习班,安排人分发。
隔天一早,刘主任去学校路上时,就被塞了一份又一份。
到学校后就听到老师们都在讨论。
“人家补习班多机灵儿,居然都搞起夏令营了。”
“瞧瞧,还是到革命老区接受爱国主义教育,能体验农家生活,割草,喂猪,放羊放牛。呀,还有帮忙磨豆子,这还真有趣儿。”
“说真的,我是挺想带孩子去体验一下老子们当年当知青下乡时的苦日子。省得他们一天到晚,生在福中不知福,多背点课文就叫苦,还拖拖拉拉的完不成。”
“可不是。现在的孩子就是太享福了,不知道学习是为了谁?!”
“还真别说,人家大城市里一到假时,夏令营和冬令营的活动可真不少。特别长见识!”
“刘主任啊,你看,咱们学校要是能牵头搞一搞,哪还有一个区区补习班的份儿。”
“对啊!刘主任,补习班算是什么事儿,这明明就该是咱们学校组织的爱国活动。”
“要不,您跟校长说说?”
殊不知,头晚上秦瑶为了第二次行动的成功率,直接跑去找老校长背书拉支持。
“爷爷,怎么样?你们长征的时候,有没有吃过这种烤馍馍啊?我外公说,他吃过老乡做的,可香了。”
老校长一边细细咀嚼着,一边点头直乐,“像,像,还真像。丫头,你手艺不错呀!”
姑娘挠挠头,“嗯啦,都是老师们教得好。”
“哦,你们哪个老师,还教烤馍啊?”
姑娘一秒清醒,“不不不,我的意思是,化学老师给我们讲的原理,我这是实践出真知呀!哈哈哈~~~”
老校长乐得见牙不见眼。
可小姑娘并不知道,老校长牙口早就坏了,用假牙吃东西并不怎么方便,她烤的馍外脆里韧,老人家只能慢慢用口水润化了咽下去,有些费劲儿。
老人家什么也没说,听了小姑娘的请托后,便一口答应下来了。
“行,你们想要帮助同学这是好事儿,爷爷一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