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郭仁保要去监狱接郭平康,郭刘氏便托公公郭丛林,希望说服郭仁保帮忙,将孩子送出去。
这次一定要给孩子找个公家父母,因为郭彤彤就是前例,找的是庄稼人,听说要变成别人家的童养媳了,为此郭刘氏后悔不已,虽说女娃多余,毕竟也是娘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
郭丛林是庄里有名儿的善人,又和郭仁保的弟弟郭仁爱关系甚厚,一个庄里,郭仁保也没有不帮忙的理儿,现下已经满月了,也不是小子,不用家中长辈起名儿,找了庄里的教书先生给起了个名儿,叫作婷婷,便算完事儿。
郭仁保年轻时,受父亲言传身教最为厉害,骨子里带着几分地主气儿,文革时期他正好二十多岁,血气方刚,口无遮拦,因此也受到了迫害,腿上落了些毛病,走路一瘸一拐的。
现在上了年纪,却越来越谨慎,也越来越怕事了,即便答应帮忙找个好人家儿,他也得带着郭刘氏同去才肯放心。
林阳市不同于紫杉乡,发展的太快,也太过繁华,石子儿路上,车水马龙,喧嚣热闹,窑洞整齐的排在街道两边,一眼望不到底,各种叫卖声此起彼伏,极尽热闹,郭仁保不得不看紧郭刘氏,以防人多走开,找不见就麻烦了。
改革开放之前,做生意是投机倒把,现在倒是再正常不过的了,透过窑洞,可以看到里面陈列着的各种商品,让人眼花缭乱。
郭刘氏双手将郭婷婷往背上捋了捋,生怕人多了,将她的孩子抢了去,两人来到了林阳宾馆,郭仁保指着门口的几个大字道:“这儿是林阳宾馆,咱俩分头走,我去监狱接平康娃,你拣那种门头大院子宽敞的人家打问,别走远了,咱一哈这里见,你找不到就和人打问林阳宾馆。”
郭刘氏像极了头次入大观园的刘姥姥,只顾新奇的四下张望,并没有听到郭仁保说了什么,郭仁保只好抓紧郭刘氏的胳膊,又重复一遍先前说的话。
郭刘氏脸上露出难色,不情愿道:“大叔,我害怕,这城里人来人往的,我哪儿都找不到,我跟你去接平康娃,他见的世面多,让他带咱去。”
郭仁保没有办法,只好答应,两个人到了监狱门口,郭仁保进去办手续,郭刘氏将孩子的尿布换干净,也不顾及门口的警察害不害臊,坐在地上便给孩子喂起了奶,那警察斜眼看着郭刘氏,又站直身子,不时又斜眼看着,眼神中有害臊,还有嫌弃。
过了许久,仍不见郭仁保出来,郭刘氏着急的问起了门口的警察,听说办手续用的时间长,需要多等一会儿,她只好又坐回原地。
大约又一个钟头过去了,郭刘氏又站起身,向警察问道:“你们单位不知道有没有人要养育孩子的?”
警察没听懂她的意思,摇了摇头。
郭刘氏继续道:“我的意思是有没有要女娃的,比方家中生的都是小子,或者是生不出来娃娃的那种人家儿,你看看我娃多健康,我想把她给人了。”
警察不说话,继续摇着头。
郭刘氏斜剜了一眼那警察,嘴中嘀咕道:“摆什么臭架子,给你我还不给呢!”说罢,逗着郭婷婷咯咯直笑。
这时候郭仁保和郭平康也出来了,郭刘氏急忙将怀中的孩子放在背上,跟在两人的后面。
郭平康明显比前几年胖了不少,留着寸头,眼睛里少了些往日勾搭寡妇的贼眉鼠眼,倒多了几分明朗,一年的牢狱之苦让郭平康的流氓气大减,变得沉稳了不少。
走了许久,郭刘氏忍不住追上去问道:“平康娃,咱们庄里就你见过世面,我想把我女子送人了,你给我找个好人家。”
郭平康看向郭刘氏背上的孩子,这会儿睡的正香呢,他也没有说话,叹了口气,只顾享受着这自由的空气。
郭仁保道:“咱先去吃个饭,吃过饭让平康娃给你说。”
要了三碗拉条子,那碗又深又大,年轻后生有那一碗面就足够在地里干一天活儿的了,郭刘氏竟一口都没剩,吃了精光,连碗都舔的干干净净。
吃罢,还不忘喝了两碗面汤,随后转过身,连贯的给郭婷婷喂奶,郭平康从父亲郭仁保那里拿了纸烟抽着:“嫂子,你咋又要把娃娃送人了?”
郭刘氏边喂奶边道:“家里光景不好,计划生育的天天来,没办法,只能送人了。”
郭平康道:“在城里,小子女子都一样,现在都什么年代了,”说罢,抽了一口烟继续道:“我倒刚好有一个人,我们监狱长只有一个女子,是个记者,为了去火场里救人,刚死不久,他家就在另一条街上,你不打算认,就把娃娃给他。”
郭仁保道:“家里人怎么样,别让咱娃娃过去受苦。”
郭平康道:“你放心,达,人家就那一个女子,还死了,婆姨的也是正式干部呢,公家人和咱受苦人思想都不一样,到时候碎女子大了,也能给安排上工作了。”
郭刘氏一听是公家人,脸上笑开了花儿,不认就不认,家里多的是女子娃娃,如果真是个好人家抚养,将来能给安排工作,也不枉她跑林阳市一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