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华寺不久前在官道上已经看到了,从他们现在所在的位置穿林子过去也就一两刻钟。
申九领着两个女孩和刘公公走走停停,兢兢战战总算安全抵达了月华寺。
他敲开了庙门,跟开门的一个十二三岁小沙弥说明了是刘二的朋友,想借宿月华寺。
刘公公咳嗽了一下,说不是刘二,叫刘辰。
申九也是尴尬,刚上船的时候刘公公说过他两个哥哥姓名,他嫌记着麻烦,心里给他们起了刘大刘二的名字,一不小心叫顺嘴,当成真名了。
小沙弥一听忙打开了庙门,请他们几人进来。
原来刘辰如此有名,知客僧小沙弥都认识他,安乐郡主和小离几人都是惊讶不已。
但是很快,大家见到了月华寺的住持之后,豁然醒悟。
月华寺,远远看去有座佛塔,几间庙舍。
实际上,连带着住持,全庙一共才三个人,记得刘辰也就没什么好稀奇的。
其实不只是月华寺僧人如此人才凋零,天下寺院大多数都是如此,而且这也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由来已久了。
一般来说,乱世和尚多,当和尚可以逃服兵役。
本朝刚刚开国十余年,结束了乱世,按理说和尚人数应该很可观。
可是本朝皇帝当初南征北讨,兵员严重不足,于是砸了许多寺院,强征和尚还俗入伍,拉了壮丁。
这月华寺原本有二十来个僧人,拉壮丁时候,除了住持和一个老僧超了征兵年龄,被留了下来,其余僧人皆被带走上了战场,再也没有回来。
“刚才给你们开门的小沙弥就是老衲闭门弟子,还是前几个月刚收的。”
坐在月华寺客堂里主位蒲团上,一位须眉皆白穿着土黄色僧袍的老和尚垂目说道。
此人正是月华寺的住持,法号空空。
申九和小离,安乐郡主和刘公公坐在客位方向,一人屁股底下也放着一个草编的蒲团,正襟危坐。
刘公公宽慰他道“空空住持的佛法后继有人,也是他的缘分。”
“唉,他爹娘孩子太多,实在养不起了,怕饿死,于是把他送了过来做和尚。”空空大师叹了口气说道。
申九和身旁的刘公公面面相觑,原来是孽缘。
小沙弥此刻并不在客堂里陪伴,而是去给他们几人弄斋饭去了。
毕竟月华寺的三位“高僧”讲究过午不食,这已经过了饭点,只能现做。
空空住持用一只手遮着半个嘴巴悄悄说道,“本来老衲是不想收这个小徒弟的,还是我师兄说,我俩岁数大了,倘若哪天没了,连个给挖坑的人都没有,于是才收了这孩子做徒弟。”
空空住持的师兄,据说是年岁太大了,精神头不济,天一擦黑就早早睡下了,所以并没有见到。
申九听了,有些忍俊不禁,这两位老和尚也太惨了点。
“我看住持精神如此矍铄,定能福寿绵绵,长命百岁,不必忧虑。”刘公公不愧是宫里的人,张嘴就是吉祥话。
“老衲倒不是忧虑,就是心疼,旁的寺院收徒,要布施几十两银子,老衲收那小和尚为徒,倒给了他父母十两银子。”空空住持表情苦楚的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