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等你~”
我冲他甜甜的一笑!
yes!可以出去放风筝了耶!开心!开心!
我坐在椅子上乖乖的等着胤礽。
不一会儿,就见他拿着一个蝴蝶样式的纸鸢朝我走来。
快到清明节了,大地回暖,清气上升,正是踏青放风筝的好时候。而放风筝更是一项老少咸宜的娱乐活动。
古人诗云:“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汐儿,来~咱们也来祈祈福。”
胤礽说着,将风筝放在案子上,提笔写着些什么。
我好奇的伸过头去看。
“这是在做什么啊?”
“祈福呀!传说,在春日,在风筝上写上各种病痛、灾难,再把风筝放得高高的,然后剪断引线,使其自行随风飘摇,晦气和痛苦就也会全部都随之而去了。”
“哦!”我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
我心想,这又是什么神仙操作啊,古人的迷惑行为可真多!现在人风筝断线了都会不高兴,怎么到了这里,反而还要亲自去剪断呢!
然后通过胤礽的一番科普,我总算明白了,原来在古人那里,放风筝不但是一种游艺活动,而且是一种巫术行为。
他们认为放风筝可以放走自己的秽气。 所以很多人在清明节放风筝时,将自己知道的所有灾病都写在纸鸢上,等风筝放高时,就剪断风筝线,让纸鸢随风飘逝,象征着自己的疾病、秽气都让风筝带走了。
哎!又是一个封建迷信的活动!我暗自摇了摇头,从没想过,放个风筝还有这么大的讲究。这在现代,早就已经只是一种平常的休闲娱乐方式罢了!
什么祈福消灾的,以现在人的眼光看来,当然是无稽之谈,只是古人安慰自己的一种心理罢了。但是在明清时期,放风筝的的确确成为了家喻户晓的祈福活动。
尤其在清朝时期,风筝已经很普遍了。在春天的时候,常常能看到民间的男女一起放风筝,天空中全是风筝,一片春意盎然的景象,美不胜收。
“好啦,汐儿。咱们走吧!”
胤礽好不容易收了手,抬起头来朝我微微一笑。
我看着胤礽洋洋洒洒的写了一大篇,忍不住轻笑出声,认真地男人就是很可爱!
“好啊!走吧!”
我伸过手去任由他牵着我往外走。
不禁感慨万千!
哎!我也有十几年没放过风筝啦!印象中,为数不多的几次放风筝都还是在小学初中的时候呢。
想想那个时候,家附近就有一座空旷的公园,春季十分适合郊游踏青,那时候就总是缠着妈妈去买风筝呢!
现代的风筝的制作材料已经从纸变成了纤维,可以放得更高更远。但是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太快了,以至于现在很难能看到有放风筝的人,这项文化,也渐渐湮灭在时代潮流之中了。。。
来到御花园中,已经有不少小主、格格们聚成一团了,各自放着手中的风筝,相互比着谁放的更高更远。
这个时节,北京多晴朗之日。春风袅袅,碧空如洗,丽日白云,寒气渐消。
抬头观望,常常会看到两三只色彩鲜灵的风筝,在湛蓝的天空中飘荡。
而放风筝也是这群宫妃们的一大乐趣。从大年初一起,一直到清明节,是放风筝的好时候。
不管春天来得多么晚,也不管残冬多么顽固地不肯退走,人们只要看到天空中飘荡着的风筝,就会深切地感到,春天来了,桃红柳绿的日子已经不远了,所以风筝可称是她们心目中的报春花。
无论小孩还是大人,都会被这些栩栩如生的风筝所吸引,仰首观望,啧啧赞叹。
天空中翩翩起舞的风筝,构成了一幅生意盎然的京华新春风情图,令人心醉,令人依恋。
话不多说,我也该玩我的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