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温馨的故事。
除了被天帕岚斯影响到跌进海里,享受清明节快乐的那个家伙,几乎所有出现和没出现过的角色,都有好结局。
就连皇家的威尔士亲王,都靠卖那本名着《尘的奇妙物语》大赚了一笔(也不知道苏尘有没有分红),还开玩笑般在书的扉页写下“鄙人不才,曾与此人有过短暂的肢体接触”这样的字眼。
与其说是和某个人的和解,不如说是对整个世界的释怀。
接受塞壬。
接受余烬。
与曾经的死敌席地而坐,共同品尝东煌产的或不是东煌产的酒,聊到兴起时,威尔士突然对俾斯麦说。
“我们打一炮吧。”
俾斯麦自然没有怯战的道理。
“好。”
于是两人就到海面上拉开了架势。
提尔比茨躲在暗处,悄悄记录下这一刻的灵感,手里的本子却被胡德抢走。
然后皇家的淑女大为震撼。
红着脸磕磕绊绊道。
“你你你......怎么能画这种东西,这也是可以画的吗?”
提尔比茨就狡辩。
“指挥官们都爱看这个,姐姐都没有反对你就别操这个心了,还是......”
提尔比茨上下打量了一番绰约多姿美丽端庄的胡德。
“还是,你也想被我画进本子?”
“不了不了。”
胡德连连摆手后退。
类似的故事每天都在上演,周而复始,乐比不疲。
英王乔治五世还没有在茶会上告诉光辉,她已经知道什么是爱与被爱;
谢菲尔德特工的一面还没有得到体现;
逸仙比较有意思,在原定的结局里,苏尘会把父母接到这里,要见家长当然是得带逸仙啊,如此温婉的江南女子,一定会备受称赞的。
苏父也想当指挥官。
苏母笑而不语。
苏父终究是没能成为指挥官,出乎意料的是,苏母成了指挥官,还婚了驱逐。
于是苏父一怒之下建造出皇家方舟。
故事到这里就开始往奇奇怪怪的方向发展了,或者说用这个荒诞的情节作为结局也是没问题的。
留白。
less is more。
留有足够多的想象空间,是备受推崇的。
关于剧情的一些讨论,都在这里统一回复。
天城可以提一提,她在前面说苏尘“糟糕透了”、“有八成错”是因为,在苏尘的描述中指挥官不当指挥官和指挥官又把舰娘丢下,这对曾经的港区而言同样是当头一棒。
苏尘:“我不要你们了。”
天城:“好好好。”
这样才是有大问题。
反过来天城引导苏尘直视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做出不会后悔的决定,才是正确的。
对和错是两个极端。
除了写在宪法上的那些事,很多争执都是各有对错、看待问题的角度不同与处境不同、不能换位思考、不能设身处境地为对方着想所带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