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还是那个问题,唱高调唱得太狠了,全是虚的,并没有任何实质性的认识,这让几位考官有些审美疲劳。对比起来,前一个女生的表现其实要更好一些。
而且,戊戌六君子和孙中山先生虽说也有杰出贡献,但是他们并不是红色精神的代表,这是明显的审题不清,也是一个小小的瑕疵。
赵克森也觉得有些不好意思,特意看了看李恒的表情,但他的脸古井无波,看不出来任何情绪的流露。
短暂的调整后,赵克森念出第三题:“你连续熬了几天夜,写出了一篇很有内容、很有文采的稿子给领导看,但是领导把其中的几段给删除了,删除的还是你认为最有文采的内容,你很不高兴,你怎么办?”
这个题目是典型的陷阱题!题干中刻意强调了这篇稿子很有内容、很有文采,还用“熬了好几天夜”的词语来引导答题者的负面情绪。
前面有好几个考生就是受到了题目的误导,声称自己要坚持原则,抱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和领导据理力争,最终把稿子做得尽善尽美,赢得领导的认可。
殊不知,这样是典型的学生思维!乍一看好像是名正言顺,切实可行。
但跑去和领导据理力争本就已经是不讲政治的行为,是不认可领导能力的行为,这在体制内是绝对的大忌,就这样还想要赢得领导的认可?领导不给你穿小鞋都不错了。
杨阳听到题目的瞬间简直兴奋得想要跳起来!这道也是爸爸弄来的原题!
而且正好是报社工作会遇到的日常场景,作为报社资深编辑的爸爸从实际工作的角度给他写好了答案,简单!
“各位考官,对于这种情况,我是这样考虑的。
首先,要正确认识到苦劳并不等于功劳。熬了几天夜并不能说明这篇稿子的质量就一定很高,因为我毕竟是一个年轻人,工作经验还比较有限......”
听到杨阳回答的第一段,几位考官就已经开始微微点头,这个答案相较前一题的答案就显得全面系统多了,而且认识水平也超过了一般的学生思维,作为刚毕业的大学生能做到这一点其实并不容易。
尤其这个年代的大学生,基本都认为自己是天之骄子,很少有这么谦逊的。
饶是要求更高的李恒,也觉得这道题答得还算不错。
而这时的杨阳,表面虽然依旧平静,内心早已经像条野狗似的喊天啦!
连续三题都在自己的准备方位,而且最后一题直接超高水准发挥,他已经胜利在望,仿佛已经看到支天那个家伙在擦拭失败的眼泪!
他强行按耐住心中的激动,准备起身鞠躬离开时,突然在后排有个声音传了过来。
“2001年,我们国家终于加入了WTO,成为了全球化的一个参与者,现在3年过去,既有成效也有教训,能不能请你分析下这件事对我国未来发展的影响?”
顿时,杨阳的腿肚子就开始止不住地发抖:这题,他没背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