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种是因灾害致贫。比如像红石山上常见的山体滑坡、干旱少水等,任何一个农民家庭在这些天灾面前都是无力抗衡的。
好在如今有了给乡亲们兜底的各类保险,综治保险就是其中一类,只要能做好保险费用缴纳工作,这种致贫原因的风险还是能够得到很好控制。”
这是支天送给曾力达的一个露脸的机会,就看他能不能把握住了!
果然,刘强华突然问道:“新田乡综治保险缴纳情况怎么样?”
曾力达对这个问题熟得不能再熟了,脱口而出道:“新田乡目前的综治保险覆盖率已经达到了51%,其中红石村全村352户共缴纳168户,覆盖率达到了47.7%,是所有村里面缴纳比例最高的。”
刘强华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道:“力达,这项工作你们抓得好抓得实,写一个经验总结材料报到县委办,要在全县各乡镇推广。”
“好的,我们马上落实!”工作得到了刘强华的肯定,曾力达心里狂喜不已!
刘强华示意支天接着说,只见得支天看了看身边这些村干部,才缓缓道:“第五种,也是最后一种致贫原因,是因思想致贫。”
“一方面是因为小农思想占据了大部分村民的思维,总想着日子只需要自耕自种、自给自足便可以了,没有储蓄的危机意识和忧患意识,这样的想法在平时的生活中是看不出来端倪的。
但是一旦遇到了疾病、灾祸、教育等各方面的问题,脆弱的家庭收支平衡就会被打破,迅速地陷入贫困!”
“另外一方面就是主观能动性的问题了。
或者说得难听一点,就是太懒了,不少人的“等要靠”思想相当严重。
有的人地不好好种,工不好好打,混吃混喝过了一天算一天,反正这年头也饿不死。
就算实在过不下去了,也想着政府会送米送油送钱来救助,丝毫没有自力更生的想法!
这些人如果自身不改变,即使国家就他们一座金山银山,他们吃完花完后还是永远也脱贫不了!”
支天这一番对部分贫困人群的思想分析,可谓是一针见血、非常犀利!点出了很大一部分农民群众无法摆脱贫困的根源!
秘书小赵这时却有不同的看法,他觉得支天的话有些偏激,同时也不愿意让支天一个人把风头给抢了。
他刚才一直在观察刘强华的表情,发现刘书记明显对支天相当欣赏,这引发了他的危机意识。
于是他说道:“支书记把原因归咎于老百姓的思想,恐怕还是有失偏颇。
我们党员干部就是为人民服务的,如果说人民群众致富意愿不强,那只能说明我们的工作还没做好,不能怪老百姓。否则大家两手一摊,都不用担责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