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种,我们每个月支付两万元的广告费。”
听到这个数字,侯平亮心中猛然一惊!
每个月两万块钱!这在《京点》杂志社的所有广告商里,是毫无疑问的最高金额!
如果支天这边真的能够出这么多钱,那他推进此事的压力将会小很多。
别人也没法对他过于说三道四!
看来这支天小伙子,心里还是有杆秤的!
不过这每个月的广告费用就达到了两万块钱,现在这行情下还能挣到钱吗?
算了,这也不是他应该考虑的事情,挣不挣得到,关他屁事!
不过支天接下来的一句话,让侯平亮更加震惊:“但是这第一种方式嘛,对于出版社来说,就有点吃亏了。”
一个月两万纯利润还吃亏?开什么玩笑!
“如果我是侯社长,肯定会毫不犹豫地选择第二种方式。”
侯平亮突然想到了什么,立即哈哈笑道:“兄弟,你别是跟我说要用你的茶叶来抵广告费吧!”
“呵呵呵,那我可舍不得!”支天摇了摇头。
“那第二种方式是?”侯平亮一方面是不相信有什么方式会比现钱更加好,另外一方面也是的确有些好奇支天这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瓜。
“第二种方式,是你们出版社的广告费用,和我们村的赤岩茶在这半年内的利润挂钩。”
“和利润挂钩?”侯平亮摸了摸自己光滑的脑袋,“那要是你们利润很低,或者根本没有利润甚至亏钱了,那我们杂志社不是一分钱都拿不到了吗?!”
现在茶叶情况这么差,听说县里边有两三个茶厂都已经倒闭了!
这种情况下,支天说他的茶叶能够赚钱,侯平亮根本就不会相信。
而且说什么要让广告费和他们的利润挂钩,这说得难听一些,不就是想空手套白狼嘛!
这年轻人,不仅文章写得好,做起生意来也是一等一的毒辣啊!
侯平亮的疑虑早在支天的预料之中,他从包里直接拿出了厚厚一摞材料递了过去。
其中,有县志里关于赤岩茶作为唐代贡茶来龙去脉和历史渊源的详细介绍。
有《益禾日报》对赤岩茶的大幅专题报道。
有刚从京城拿回来的函文件的复印件。
还有最有说服力的,之前赤岩茶在一周之内的销售记录。
这些资料,侯平亮一份一份地看过之后,脸色逐渐变得生动起来。
最后,汇聚成了一句话。
“支天兄弟,你这账本上的数据,是真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