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多年的语言研究,她已经深切地了解了家乡骂人话语的具体含义。
大部分都和生殖系统和繁衍后代有关。驴吊日的,是骂对方人畜杂交。万人揍的,是说对方妈是婊子,和韦小宝一样有一万个爹。
所有想害孩子的人,小宁都不原谅。
千冢说,人都有这种恶意,不是故意的恶意,是顺便的恶意。本来对小宁在上海,孩子条件那么好,保姆们早就心存嫉妒,但小宁不是巨富,不太会出现保姆杀主人绑架主人的事,也没有发泄阴暗的心理的机会,谁知小宁结巴 ,女儿学说话也出现口吃现象,保姆们觉得机会来了,顺便坏一把。所以就乐此不疲地故意教小宁女儿口吃了。想想也是气人,这一害就是害一辈子啊,一点无耻的畸形的恶作剧式的发泄就毁掉一个孩子的一生!落到我手里,我也要打掉她满嘴牙!
小宁每天都好担心,希望女儿能度过这一人生难关。搞不好真会影响女儿的一生。她可不想女儿重复她的龌龊悲剧。
女儿上了幼儿园,女儿见到那么多小孩子,注意力转移,说话好了许多。出现口吃的情况大大减少。小宁挺高兴,想方设法地和幼儿园老师搞好关系,环境正常就不会有问题了。
后来又换了一个保姆,武汉的。此时是幼儿园中班,女儿又有了口吃现象,老是拖长音。本来是偶尔出现,两个月后就成了没一句完整的话。小宁觉得是阿姨的问题,警告了阿姨。暗示她再这样可能被解雇。两天后女儿就好了。
后来小宁还是辞退了这个武汉阿姨。因为她听其他家长说,这个保姆带孩子玩的时候经常打孩子。小宁马上火了。回到家却抱着女儿哭了一场。可怜的孩子,在外面受了苦又不敢说。
肯定是女儿胆小,很多事不敢做,又有点结巴,保姆就打她。小宁想起这个保姆自己经常炫耀式地说,她儿子一不听话她就打。看来是有家暴习惯,喜欢以打骂代教育。小宁马上让武汉保姆离开了她的家,宁愿多发了她一个月工钱。
后来小宁连换了几个保姆,她发现后来的几个保姆都会在背着她时故意逗女儿结巴。
幼儿园大班时,女儿曾经严重到一说话就结巴,一结巴就一副很难堪的样子。她知道一定是在外面老被保姆这帮人笑,女儿形成了固定的条件反射。她很心疼。但她知道什么都不要做是最好的办法。她的结巴害了她一辈子,虽然别人看来,她成了好大学的教师,又在中国最大最发达的城市有了房子,是非常成功的女人了。但她知道自己一生的扭曲和痛苦是什么。她宁愿女儿平庸一生,也不愿她受这种精神的折磨。
小宁也明白,倒不是这些阿姨真的坏透了,而是越没文化越有那种原始的、看客式的、无聊的恶,看到别人有缺陷或异常,就觉得好玩,故意要做些行为激发异常,只为了换来下作的一笑。和小宁小时候也会嘲笑哑巴一样。看来面对结巴,大部分人都心存恶意。小宁更要小心了。
小宁也真信了自己以前的一个判断,就是命犯小人。小人就是特别注意别人的缺陷,然后拿来伤害别人获得下作的快意。女儿也被殃及了。
小宁算了算,她接连换掉了六个保姆。对女儿不好就必须走人!她绝不手软。
最奇葩的保姆是第五个,不仅是她活不行,是她居然是来泡男人的!无良中介说她是熟练工,谁知是个根本没做过保姆的女混混,来了就是各种约网友,见男人。特别像鲁迅写的那个到上海“耍朋友”的保姆阿金。她三天就被小宁开掉了。
第七个保姆一进家门,她就明说:
我说话结巴,结巴不遗传,不准逗我女儿说话结巴,在哪儿都不准!我一发现立刻走人!
小宁花上万块在家装了一套监控,每个房间都有,不间断录像,并告诉保姆家里有监控,没死角。
小宁绝不能再让孩子受委屈。
她经常看着小小的女儿吭吭哧哧地说话,却什么都不能提醒。她在女儿面前都是微笑着,女儿怎么口吃她都装什么都没发生,都是正常的。她只能更疼爱女儿。
千冢说,各位看官各位读者肯定有一个疑问,小宁既然那么爱孩子,为什么还非要请保姆呢?自己带不行?她老公呢?她的孩子是和谁生的?这个是本人打乱了叙述时间,这个事情是很重要,后面要讲的,我不是故意制造后现代式的叙述迷宫,而是线索太多,讲一件事就会牵连其他事,叙事时间按老旧的线性时间就变成流水账,篇幅拉太长,我就只好这样跳着讲。请各位看官和读者原谅。这个疑问我先剧透一点,其实这时候小宁已经离婚了,那个宁儿预言的“爱亦有时尽”她体会到了。她自己带孩子,还要上班,又没人帮,姥姥年纪大了,而且有舅舅的孩子的孩子要照顾,小宁不能再给姥姥添麻烦,所以小宁只能、必须、不得不找保姆。
女儿口吃了四年。小宁牵肠挂肚地担心了四年。她经常难受得睡不着觉,但又没其他办法,只能顺其自然。她尽可能推掉外面的事,除了上课就呆在家里陪女儿。她要帮女儿挡住所有的外来伤害。
她师弟的儿子和她女儿年龄差不多,学说话时也有了口吃,师弟就很急。师弟和老婆其实都不口吃的,就是脾气急,说话很快,他们一发现儿子口吃马上就提醒,他老婆则大叫:看看,又结巴了,不能那样说!她发现后,把师弟叫到一个安静的地方,提醒师弟不要骂儿子,千万不要骂,骂就是毁一生,随便他自己说就好。
但没有效果,毕竟他们没口吃经历,不知道其间的原理。
后来上到初中,她发现师弟的儿子成了挺严重的口吃者。她知道原因在哪儿,一起出去玩的时候,她不止一次听师弟的老婆骂儿子,不准他结巴。
结巴能是骂句“不准结巴”就能解决的吗?其实,小宁把口吃形成的责任九成都归于父母,就是因为固定的条件反射的形成大多数是父母的错误。父母对有口吃现象的孩子最常的方式是不断打骂,脾气柔和些的也会不断提醒,这正直接形成了语言的条件反射,造成大脑神经元畸形生长,建立了错误的语言神经链。口吃一旦形成,就一生难脱。现在师弟的儿子都到初中了还那么严重,不知以后还有没有可能好转。
而女儿则在小宁的严密保护下口吃越来越轻微。
女儿就是小宁的一切,小宁的任务就是保护女儿不口吃。她从不提醒女儿怎么说话,口吃了也当是正常的,然后只要有空,就全部时间陪着女儿,不让外人的恶意干扰了女儿。
她提醒女儿周围的所有人,都不要对的女儿说话方式发表任何看法,更不要提醒女儿,就为了避免女儿注意了自己的口吃。她私下发QQ信息和手机短信,让老师注意如果女儿害怕说话就不要提问她。另一方面,她则尽力给学校做事,给老师们树立好感,进班级的家长委员会,又进学校家长委员会,当家长志愿者,什么活动都报名,和其他的教师尽可能保持好关系。一切为了女儿!她发现,为女儿做事的时候,对她自己的口吃好转也很有好处,以前不想做不敢做的事都必须做了,而且做得还不错,比如给小学的老师开个讲座,搞个大学和小学的联谊之类。
到了小学二年级,女儿基本上好了,还成了广播员,只是性格还有些内向。小宁渐渐放下了悬着的心。四年啊,四年!感觉比自己的一生都长!
虽然女儿和自己一样,学习成绩一般,她也有点急,但想想自己以前,也够满足了。女儿现在和她以前相比,真像活在天堂里一样。
基因真的遗传了命运中大部分的东西。
小宁相信,女儿的命运就在前方。不管怎样都会到来。
等待女儿的是健康的正常的平凡的一帆风顺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