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唐宗室封王的生死,对于朝廷来说,算是一件事情。
李元则原是彭王,李渊第十二子,因为骄纵枉法,被剥夺了爵位封地,之后以刺史之职治理一方,颇有政绩,可谓是浪子回头的典范。
重获彭王之位后,更是严于律己,深得民心。
只可惜英年早逝。
彭王病逝了。
在朝堂上,大理寺卿李道裕奏禀道:“彭王是国之干臣,请陛下将其厚葬,并且陪葬于献陵,给予足够的哀荣。”
“臣附议!”
“臣也附议!”
李道裕的话,得到了很多臣子的赞同。
李唐宗室很大,王侯诸多,能够出一个比较有才能的人,着实是不容易。
李元则一改放浪形象,变成了大唐的好官,在当刺史期间治理地方有功,这对于宗室来说,也是一件脸上贴金的事。
所以对待这样的封王,大家都会高看一眼。
“准奏!”
李承乾微微一笑也没在意。
李渊的儿子很多,早夭的也很多,这位彭王也算是比较争气,没给皇室丢脸。
追赠司徒,荆州大都督,给李渊去陪葬,就是彭王享有的最大哀荣。
快下朝的时候,一封八百里加急军报传进了长安城。
之后这封军报,以最快的速度被送到了尚书省。
一位尚书省郎官,看过军报的内容后,火急火燎将军报送到了朝堂。
“婺州刺史八百里加急军报。”
这个消息,让群臣脸色不解。
婺州方向,也没什么大敌,都是一些土着居民。
毫不夸张的说,那是偏僻之地,民众大多愚昧不知教化。
按道理来说,应该不会出任何的变故才对。
李承乾看过军报后,脸色极其郁闷。
睦州女子陈硕真,善于蛊惑人心,以宗教领袖的身份行走于民众之间。
获得了大批信徒后,陈硕真造反了。
这个女子,可是华夏农民战争史上第一个称帝的女领袖。
陈硕真自称文佳皇帝,刚一起事,就拥有了部众三万余。
李承乾吩咐瑞安,将军报传给了长孙无忌和李积。
他的脸色有些难看,宗教性质的起义,很难平息。
即便暂时平定了,也会死灰复燃。
吃苦受难的还是那些普通的百姓。
“发生什么事了?”
中书令崔敦礼脸色焦急,也很忐忑。
因为婺州刺史崔义玄,与他一样,都是望族崔氏族人。
“是啊,到底怎么了?”
“婺州方向,不该有大的变故吧?”
“如果我没记错,婺州刺史是崔义玄,也是出身于望族的大才,崔义玄不可能放任治下生事吧?”
其他臣子,都面带浓浓的疑惑。
“睦州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一点事都没有。”
长孙无忌闷声道:“紧挨着婺州的睦州,有一个女子造反了,自称文佳皇帝,须臾之间,已经拥有了部众三万余,睦州已经陷落,成为了贼寇的大本营。”
“文佳皇帝?还是一个女子?”
“哈哈哈,笑死我了。”
文武大臣哄堂大笑。
他们万万没有想到,竟然会发生这样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