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两年时间里,百姓的生活过得越来越好,赚到的钱也变得越来越多,这物价自然也难免是跟着上涨了一些。
相比起三年前百姓还穷困潦倒的时候,如今在粮店购买一斤米或者一斤小麦需要三个铜板,如果是工厂或者是商人去下面收购,则还要更便宜一些,只要两个铜板就能买到一斤米或者一斤小麦。
如果棉花的收购价格和粟米以及小麦相同,那么百姓看到无利可图,来年未必还愿意继续种植棉花。
如果棉花的收购价格太高,那么也许就会出现百姓为了赚钱多种棉花少种粮食,甚至是不种粮食的情况。
再者,由于这是百姓们第一年种棉花,在缺乏种植经验、技术也不成熟的情况之下,棉花的收获其实只能算是一般,平均下来,一亩地的棉花产量只有一百五十斤左右,在咸阳城和尚城,家家户户收获的棉花平均下来大概有三百斤。
因此,嬴子锋在考虑到这种种因素的情况之下,决定将收购棉花的价格对比粟米和小麦稍微上浮一些,定为一斤三钱。
棉花一斤三钱的收购价既比粟米和小麦的收购价要高一些,又不至于高出太多,可以让百姓得到一定利益的同时也不会让百姓为了这些许的利益舍弃种植粮食。
若是有谁家的棉花产量不理想,在一斤三钱的情况之下,也不至于出现什么亏损。
综合下来,这应该是一个非常合理的收购价格了。
至于明年的收购价格,那自然是要视明年的情况再做打算了。
当纺织厂对外公布棉花的收购价格之后,百姓们听闻消息都是显得有些开心,毕竟以往他们种了粮食也要卖掉一部分,现在卖棉花也是卖,而且一斤还能多赚一个铜板,两三亩地的棉花可以让他们多赚几百钱,他们当然是非常高兴了。
一直在密切关注此事的嬴子锋在得到消息,知道百姓们对此事的反应之后,也算是稍稍放下心来。
万事开头难,只要今年秋收一切顺利,想必明年秋收就不会再有什么大问题了。
想到这些,嬴子锋也终于是松懈下来,略有些放松的躺在了椅子上。
这段时间里,他忙着盯秋收的事情,忙着环卫工人和保险的事情,还要忙着给学子们上课,各种事情汇聚在一起,可着实是让他有些疲惫,如今秋收的大事基本结束,他也终于是得到喘息之机,可以好好地休息一下了。
一旁,虞姬看到嬴子锋的表现,缓缓走过来,两手搭在嬴子锋的肩头,动作轻柔的为嬴子锋按摩,缓解身体上的疲惫。
她低头看着嬴子锋,说道:“这段时间真是辛苦你了。”
嬴子锋轻轻摇头,说道:“分内之事罢了。”
他既然是当朝太子,在拥有现在的尊贵身份和权柄的同时,也该承担相应的责任。
说话间嬴子锋站起身来,转过身去将虞姬拥入怀中,低声说道:“陪我出去走走吧。”
虞姬问道:“去哪儿?”
嬴子锋微微一笑,说道:“去服装设计职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