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就在这个时候,齐相忽然缓缓踏步而出,冲着赵光拱手道:“皇上,大乾科举,在您这一朝,常年都是由微臣统管,可否让臣多说几句?!”
赵光淡淡道:“关于科举,齐相和众位大臣们,尽管畅所欲言,本皇视你们无罪!”
闻言,众位臣子先是面色犹豫地看了赵光一眼,随即目光全部汇聚到了那位齐相的身上!
显然,话虽这么说,但是敢于说话的人,始终不多!
见状,齐相站了出来,开口道:“陛下圣明,老臣觉得,科举乃历代先皇定下来的策略,算无遗漏,不可轻易更改!”
听到齐相这话,赵光眉头一皱,然而并没有阻止,而是开口道:“你继续说下去!”
齐相再次躬身一拜,继续开口道:“启禀皇上,科举乃是祖宗法度,自大乾国建立之后,纵观天下大国,我大乾成长最为迅速,已经是今非昔比,这科举制度必然功不可没,岂能随意更改?”
“况且,微臣听皇上所说,只要农户懂农理的,铁匠懂的冶炼的都可以考试,若是这些人官居高位,那岂不是我大乾国,自此以后,朝堂就变成了大街?”
“到时候进入大乾朝堂,不是铁匠丞相就是泥匠侍郎,或者再加个捕鱼将军......就这般,那不是贻笑大方?”
“这些人若真的成为朝廷栋梁,那我大乾国的文武百官,又该置于何处?!”
听到齐相的话,赵光表情未变。
而其他官员则是纷纷点头赞同:“皇上,齐想说的没错,这有辱国体啊!”
“陛下,科举制度在我大乾已经有多年经营,纵然有弊端,那也不会是开科的弊端,老祖宗的考试之法,变不得啊!”
“皇上,请三思啊!”
听着下方一声声谏议,赵光却依旧平静如初,缓缓开口道:“诸位爱卿所虑颇多,然而这正是科举的弊端之处!”
“科举之法,固然是对大乾好处良多,但是也有一个极大的缺陷,那便是限制太多!”
说完这话,赵光深吸口气,似乎有些激动:“诸位爱卿应该知晓,古人云,治病救人不是救世济人,而是拯救苍生社稷!”
“若是科举之制,限制太严,使得百姓只知道学些策论八股,整日纵观古今,却不着眼当下,无法以实用之法改造当下世界,那么以朕看来,我大乾国运不足百年,便会衰落!”
“如今大乾发展之势,全赖祖宗留下来的财富,我等后辈,占据大片土地和人民!”
“却只思处心积虑经营势力,试问,有人之地就有争斗,如今你我尚有大乾这片热土,若是换了纨绔子弟继承,这天下,能经得住几番折腾?!”
“大乾之强,不在于祖先多强,而在于后辈一代更比一代强!这是大乾国!!”
“而细化到百姓,杀猪的儿子,则应该能杀更多猪,养鱼的儿子,则应该养更多鱼,种粮食的儿子,则应该出产更多粮食!!”
“要做到一代更比一代强,那就必须让百姓懂数理!让杀猪的懂得肥猪的体型构造之理,让养鱼的知识鱼类的区别之理,让种粮食的知识四时季候之理!!”
“数理,才是我大乾国一代传承一代之根本!”
“若科举不考数理,专研人言狡辩,诡术纵横之事!”
“我看三五百年过后,祭奠祖宗的时候,我们没有牲畜可祭祀,只能空口白牙给祖宗们讲道理!”
“这就是诸位想要的大乾之未来吗?!”
这些话,说的铿锵有力,振聋发聩,令得三宝塔下,广场之上,鸦雀无声!
谁能想到,赵光竟然会说出这样一席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