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丫娘很是感激苏氏,因为这些都是她想说的。
她用手比划:你婶婶说得对,你要听进去,进了李家,不要和公婆顶嘴,勤快一些。
大丫点点头:“我知道啦娘,嫁过去就是李家媳妇了,我肯定会孝顺公婆,相夫教子。”
此时白清清走了进来,就听到她们在讨论。
“大丫,虽说是要相夫教子,但也不是一味忍让,万不能让自己受委屈。一个家庭和睦,不是光靠你自己一个人,是要公婆懂理,丈夫体恤,一家人把心往一块儿使才行。”
白清清不认同苏氏她们这种完全付出自己的想法,女人,就要懂得心疼自己,为自己打算,而不是结了婚,一股脑扎进去。
好比苏氏,王老太这个婆婆打压她那么多年,她还依旧会对王老太好。
可想而知,这种封建思想已经在她心中根深蒂固。
特别是苏氏月子没坐好,如今经常头疼腰疼。
白清清不会劝她如何一味忍让,只会教她常为自己打算。
“大丫,凡事得给自己留一条退路,你懂我意思吗?”白清清把手搭在大丫手上,语重心长。
李家是什么样儿的,上次李桃儿结婚,她就看了个大概了。
大丫过去,必然会有磕碰,就看她如何处理。
大丫重重点头,晓得清清姐说这些话定是为了她好:“行,我听清清姐的。”
大丫娘看着她,眼泪不禁滑落。
时间,过得真快啊,仿佛昨日,她还是牙牙学语的小孩子,转眼间,长大了,嫁人了。
往事一幕幕,犹如电影,在大丫娘脑海中浮现。
“娘,别哭,大好日子呢。”大丫用手给大丫娘擦泪。
大丫娘忍住心中不舍的情绪,就这么看着大丫。
苏氏见到这一幕,有些感同身受,悄悄抹泪。
往后想见一面,就不容易了,这个家也会冷冷清清……
外面男声响起:“吉时到!接新娘!”
“娘,你和爹一定好好照顾身体啊。”大丫嘱咐。
大丫娘点点头。
刘大牛来站在屋门口,远远瞧着自己女儿。
白清清拿出红盖头,替大丫盖上。
大丫的堂哥也来到屋门口,半蹲下身子。
红盖头下,大丫的情绪已经忍不住,泪水止不住决堤。
她慢慢趴上堂哥的背上,由堂哥将大丫背上花轿。
这一路,大丫只能看到脚下这一块自己走了无数遍的路,心中万般不舍。
对这个家的不舍,对疼爱自己的爹娘不舍,对自己从小生长的坪坝村不舍。
锣鼓喧天中,大丫在热闹中,被送上了花轿。
此时大丫娘憋不住,哭了起来。
她明白,女儿这一去,就很少回来了。
即便自己做了很多次心里安慰,但是知道这一刻来临,依旧是忍不住。
苏氏在一旁轻拍大丫娘的背:“嫂子,大丫过几日就回门了,能见的,不是一辈子不见了不是?大丫这孩子懂事,往后定会常来看你,现在条件好了有马车,她若是要来找你,还可以方便的。”
大丫娘边哭边点头,她自然晓得都是些安慰话,都说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这话不假。
刘家的酒席下午就散了场。
苏氏提出要去老宅看看白依依,正要问白清清,就被拒绝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