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脸上有些赶路后的疲惫和倦色。
但村民们看见他们回来,都高兴地不行,纷纷上前询问情况。
有谁还管温老三和野菜的事。
温老三刚刚摆起的架子瞬间崩塌,那挺直的背脊也瞬间变得僵硬。
温老三其余人都一言难尽地看了他一眼,然后跟其他村民一样,走向了玑仲子。
围在玑仲子身边的人实在是多,温霁渊直接跟着伍诚走到一旁,问:“事情办的如何?”
“玑老先生的老友,是山阳城的城主。”
温霁渊微惊,但想想又在意料之中,国师的旧友,又岂是池中之物?
山阳城在孟朝建立初期,曾是要塞,大部分拨款都用于军队,后军队撤出,百姓生活艰苦,山阳城差点成为一座空城。
其城主,名谢至鸿,闻其貌陋,身短,但作为要塞的猛将,必手段苛猛,处事果断。
然山阳城萧条后,他凭一己之力成为富甲一方的巨贾,盘活了整个山阳城的经济。
如今的山阳城,早不可同日而语。
百姓富足,管理有度,想要在山阳城落户也是一件很困难的事。
伍诚继续道:“城主得知溆州近况,派了亲信随行,路上无任何意外,可即刻出发。”
“城主是否可信?”温霁渊问。
伍诚点头,“可信。”
伍诚没有过多解释,但温霁渊也明白其中缘由。
当年驻守在山阳城的谢家军,是谢至鸿与他父亲耗费心血一手培养训练出来的精兵,但朝廷强制收编,从都城派军队来整合谢家军,之后便统一编为山阳军。
又因山阳城变成废弃要塞,山阳军全部撤出,朝廷随意安抚谢家父子,给了谢至鸿的父亲一个城主的封号便打发了。
谢至鸿父亲于十二年前逝世,后城主之位由谢至鸿继承。
现在的山阳城在众多城池中地位逐渐提升,成为西、南两方的重要贸易中心,甚少与北方的都城打交道。
谢至鸿的诸多表现与态度,能看出他对朝廷很不满,但也只守山阳一座城,没有出格举动。
温霁渊虽摸不清着谢至鸿的路子,但至少能想清楚其中的关键。
谢至鸿此人,表面中立,但心下却对朝廷有怨言,他不会参与皇权斗争。
一个曾经为家国抛头颅洒热血的将士,如今是为恩泽百姓的一城之主,更不会参与孟文裕的阴谋。
这或许也是孟文裕敢这么明目张胆在溆州谋事的重要原因。
因为山阳城卡在溆州和都城中间,即便谢至鸿知道了孟文裕想要篡位,谢至鸿也只会袖手旁观。
“那出发吧!”
伍诚见温霁渊转头要去通知村民,急忙拦住,“得等一等。”
“我们是快马赶回的,城主亲信驾马车在后,还未到。”
温霁渊回身看了看高兴吵闹的村民,唇角也不自觉勾起。
说不定,这次去山阳城,会有意外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