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过了些时日,边关传来消息,说是两军在会凌交战,我军大胜敌军。
又过了几日沈昱和林朝晖来信说,他们打了胜仗,个个都斗志昂扬,还说他俩在战场上勇猛杀敌,杨元帅提拔他们成了百夫长。
沈氏和林氏知道他们二人都平安无事,悬着的心放下了不少。
“我今天晚上回去拜拜菩萨,多谢他保佑两个孩子。”
沈氏听了也拍了拍胸口道:“就是,就是,前两天听说两边开打了,我总是提心吊胆的。”
林氏开口道:“可那信上还说了,北凉随时可能反扑回来。他们一日不回来,我这心里就总是七上八下的。”
林正听了安慰道:“他们二人都是一身本领,想来定会安然无恙的,咱们也不要瞎想了。”
转眼就到了到了乡试放榜的日子,林朝雨还和上次院试放榜一样,陪着沈晏一起去看榜单。
当他们二人穿过人群,来到榜下,林朝雨一眼就锁定了沈晏的名字,这次沈晏仍是高中榜首,林朝雨阴霾多日的心,总算轻快了些。
她看着沈晏笑道:“这个成绩也算不枉你每日的辛苦。”
沈晏牵着林朝雨的手,眼睛却仍在榜上,过了一会他眼角弯弯的开口道:“嗯。陈文他们也都在榜上,现在大家也都可以安心了。”
林朝雨顺着沈晏的目光看去,果然在榜上看到了他们三人的名字,孔家麟的名字在第三个,比陈文和韩申的靠前一些。
“咱们回去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他们,让大家也高兴高兴。”
由于边关接连告捷,加上沈晏再夺魁首,双喜临门,一家人聚在一起吃了一顿丰盛的晚饭庆祝。
第二天一早陈文就过来了,他一见沈晏便开口道:“沈兄,你说照你这势头,你会不会连中三元呐?”
“这事儿有谁说的准,不过是尽力而为罢了。”
陈文看到了角落里沈昱平时玩的木球,叹了口气道:“不知边关什么时候能太平下来。”
沈晏双眸沉静道:“听闻杨元帅用兵如神,加上我军接连打了胜仗,应该用不了多久就能大获全胜,班师回朝。”
“只可惜我是个文弱书生,不然我定是要上阵杀敌,浴血沙场的。”
“好志气,我知你有一片热忱的爱国之心,等你明年高中,也定会为大力尽自己的一份力,作出一番事业的。”
“嗯,我们读书不就是为了考取功名,报效国家吗。走,沈兄,咱们叫上家麟兄和韩兄喝两杯去。”
马上就要过年了,沈昱和林朝晖也投军三个多月了,虽然边关时常有捷报传来,但是家里人还是放心不下他们二人。
沈氏看着窗外的漫天飞舞开口道:“听闻边关苦寒,也不知道他们这数九寒冬的该怎么过。”
林朝雨见状安慰道:“婆母不必担心,听说前线物资充足。前些日子我们酒楼茶馆也捐了不少东西过去,这几年大庆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想必国库里有不少存粮,想必这次战争应该是没有什么后顾之忧的。”
“说的也是。”接着沈氏又开口道:“这还是阿昱第一次不在我身边过年,还真是有些不适应呢。”
由于沈昱和林朝晖这两个最爱热闹的人不在,今年这个年过的有些冷清。
大年初三收到了他们二人在边关的来信,信上说因为他们二人有勇有谋,在战场上所向披靡,所以又升了两级。
林正听了,开口道:“没想到那两个臭小子还真有点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