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刚走到门口,就见几个校领导领着记者们来了。
林珍娜长叹一声,心想失策了,早知道该在排练室准备点零食的。
她挥挥手,让大家重新回去。
“林同学你在这正好,这几位外国友人要采访你们,你们尽力配合啊。”
“呵呵!文老师,麻烦让人倒点水吧,我们排练室的热水都喝没了。”
带人来的正是教导处文主任,听她说要热水还以为是自己耳朵出岔子了,再一想到她沙哑的嗓音才反应过来,热水是真是被这帮孩子给喝没了,于是赶快让人去水房打水回来。
说实话,音乐排练室已经是京大所有学生社团里条件最好的了,因为社员们各个都不差钱,缺什么就自己添置,但在外国记者眼里,这样的环境依旧是‘条件艰苦’。
林珍娜看了一眼,大概是六个外国记者,五个国内记者,有两家来的还是老熟人,上次接受大棚蔬菜采访的时候也是这俩人来的。
她请大家依次落座,正好热水也送过来了,仗着大家不知道‘呵呵’是什么意思,一个劲儿的呵呵他们。
记者和学校领导们坐一边,她带着社员们坐对面,俨然摆出一副商务谈判(仗势欺人)的架势。
“林同学啊,你们不用这么多人,就派几个代表接受采访就行。”
她点了点头说:“登报的时候记得放合影。”
面对记者本来就紧张的同学们,听到这话立即起身挪到窗旁去看热闹。
最后只剩下肖弋、王旭东、苗欣雨和于庆阳坚持陪在林珍娜左右,巧了,这几个都是英语还不错的。
林珍娜见记者们已经跃跃欲试了,于是打开录音机说:“各位,可以开始采访了,我们刚演完出嗓子疼的很,所以每位仅限三个问题。”
她的要求看似苛刻,其实只要这些记者的问题不重样,就能得到三十几条优质素材。
国人习惯谦让,外国人可没有这么一说,话音刚落,不太标准的汉语就像机关枪似的朝她而来。
这些外国记者常年在国内待着,文化和语言方面学了不少,可一着急,那口音还是会让他们同胞听了满脸蒙圈,让国人听了怀疑耳朵。
林珍娜抬手示意大家住嘴,然后用英语说:“各位,不擅长中文的可以说英语,我觉得大家都是绅士,就麻烦你们从左到右开始提问好了呀。”
她这话说的,就差指鼻子骂他们不懂礼貌了,但在大爆头条面前,谁也顾不上追究她的无礼。
最左边的大鼻子操着一口流利的京片子问:“美丽的小姐你好,我叫托马斯,是来自意泰利共和报的记者,听说这次演出的策划,和歌曲原创者都是你,是真的吗?”
林珍娜点了点头说:“是的没错,音乐是我最大的爱好,写歌是我抒发自己想法的一种方式,我的原创歌曲也不止这些,还有一整本呢。”
“可以给我们展示一下吗?”
林珍娜看向肖弋,他瞬间会意,起身从兜里掏出钥匙去开墙角铁柜子的锁。
她的歌词本一直放在那,一方面是用着方便,一方面也是为了激励成员们。
让他们知道,只要努力练习,就有机会得到新歌。
拍照不行,但是给记者们传阅一下还是可以的。
众人看过赞不绝口,尤其里面的几首励志英文歌,看得他们十分激动,连连追问她什么时候出专辑。
“大概在暑假的时候,我准备去一趟香江或是东京进行录音,并且注册歌曲版权,至于专辑的话,我觉得还要再等等。”
这些驻外记者在国内待了这么久,还是头一次从本地人嘴里听到重视版权的话。
他们当中真的有人动过歪心思,想着把今天拍的录像传回国内让人翻唱,再进行商业包装,不就嘿嘿嘿了。
可林珍娜就像他们肚子里的蛔虫一般,把他们那些龌龊的想法暴露在阳光之下,清楚明白又无处可躲。
“我的最后一个问题是,你创作的灵感来源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