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他不能任性,这些官员在位多年,和朝堂关系根深蒂固,牵一发而动全身,他必须在保证国家正常运作的情况下,慢慢处置。
而这次敌国派来卧底的事又有多少人知情呢?他们就真的这么傻吗,把自己国家的安危交给对方?
朝堂之上寂静了良久,好像空无一人一般,可这种寂静对于每一个大臣来说都是折磨。
就在这时,一位言官忽然站出来,要弹劾明王周奉铭。
“!?”
满朝震惊,这是花样作死吗?皇上正愁找不到人处置呢,自己就往上凑,举报皇上最宠爱的弟弟??
就连周奉祯也震惊啊,好啊,我弟弟在边关带兵打仗,你这头言官要弹劾我弟,是想你出面去打仗吗?
微不可见地冷哼了一声,他倒是想看看这言官想弹劾什么。
“准奏。”
老言官杨万里抱拳施礼,朗声道:“陛下,臣进言,明王借收复失地为由出征,却不珍惜时间,不做实事,在难民聚集的府城附近停留了许久,还大肆屯粮分发于难民!”
“?杨爱卿,你确定不是替明王来邀功的吗?”
周奉祯皱了皱眉,从杨万里所说的话当中,他只听到了不珍惜时间这一个错误,其他的……?何错之有?
“陛下,您有所不知,今年大周境内有过半数土地处于旱期,久久不下雨,地里庄稼长势不好,粮价本就飙升,明王这一掺和让本就不稳的粮价更乱了不说,其心也不得不惹人深思啊陛下,若是明王意图不轨,趁着乱世收买人心,又有虎符加持,这,必将酿成重祸!”
杨万里言之凿凿,一副忧国忧民的表情,好像大难临头了一般,求皇上赶紧力挽狂澜。
却没想到周奉祯面上波澜不惊,比看戏都平静,沉默半晌,忽然来了一句:“你们言官现在弹劾都是靠猜想了吗?”
“这……”
始终未曾说话的其他言官莫名躺枪,无辜地对视了一眼,不知该作何反应。
“陛下……”
杨万里挺直着身子猛然跪在地上,眸中依然坚定,那副姿态像誓死也要将误入歧途的皇上拉回正道一般。
“臣心知明王是陛下手足,陛下不愿怀疑兄弟,可防人之心不可无,明王大肆屯粮,此举实在令人生疑,陛下总该派人前去警醒一二,让明王记清自己的分内之事,才能心无旁鹫前去作战,臣是担心明王迷失自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