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耽忍不住反驳道:“夫人言重了吧?天子年少,虽有英主之相,终究亲政日浅,如何断言能一统天下?”
辛宪英一声叹息。“夫君,王凌为何不肯还朝?还不是因为江东的两宫之争耗尽了元气,孙权又风烛残年,余日无多。反观我大魏,历经三世,经高平陵之变,大将军与太傅双双入狱,天子蛰伏多年,一举亲政。这是天命在魏,非人力可违。自邓艾推行屯田以来,淮南淮北,鸡犬之声相闻。王凌用兵多年,毋丘俭威震辽东,这都是能战之将,再加上天子亲率的中军,平吴是指日可待的事。”
羊耽张了张嘴,又道:“纵使能平吴蜀,也不可能开疆拓土。自黄巾以来,天下大乱七十余年,户口十不存一,民生凋敝,急需休养生息,岂能对外用武。古往今来,穷兵黩武,未有不败亡者。”
辛宪英也忍不住了,哼了一声。“你可知道王广为何会屈尊北军教习?”
“这与天子对外用兵有何关系?王广虽有才,北军兵再多,也不过万人而已,如何能对外用兵?”
“王广接受天子诏书,是因为天子对他说,要驱逐胡虏,恢复并州疆域,莫使太原为胡虏牧场,王氏祖茔为胡马践踏。你我都是关东人,想着休养生息。王广父子却是并州人,不对外用兵,何来休养生息?”
羊耽如梦初醒,哑口无言。
他是九卿之一,经常参加朝会,当然知道幽并凉三州被匈奴、鲜卑、乌桓、羌人侵占的情况有多严重。前些年北疆持续紧张,亏得幽州刺史王雄派刺客刺杀了鲜卑大帅轲比能,情况才有所好转。
只不过他是泰山人,感受不到直接的威胁,感受也就没那么明显。
辛宪英缓了口气,又道:“你不妨设想一下,若是河北沦陷,鲜卑人、乌桓人越燕山而下,渡黄河,登泰山,你羊氏祖茔为牧场,就连孔孟的埋骨之所都……”
羊耽焦躁起来,一甩袖子,差点抽在辛宪英的脸上。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他扯着嗓子嘶吼道:“我泰山有精兵,绝不允许这样的情况出现。”
辛宪英点点头。“那你应该可以理解王广等人的心思了。”
羊耽坐在榻边,双手扶膝,依然觉得心跳加速,有些喘不上气来。
他被辛宪英描绘的场景吓坏了,也因此理解了王广等人对胡虏用兵的决心,不免有些着急。
吴蜀还没有平定,北边又面临胡虏的威胁,朝廷看似风平浪静,其实危机四伏。
怪不得天子要练兵。
他虽然年少,却看得比很多老臣都远,并且立刻付诸行动,堪称果决。
这大概就是辛宪英认可他的原因。
羊耽再一次自叹不如。
妻子了解的信息,他大多都知道,却始终没有往深处想,眼光一直局限在朝堂之内,根本没想到天子在想什么,想做什么,将来又会有什么样的机会。
他沉默良久,幽幽说道:“瑾儿已经成年,也该入仕了。”
——
洛阳城西南,铜驼街西侧高阳里的一个小院内,杜恕倚被而卧,看着伏案读书的儿子杜预,嘴角露出一丝欣慰的浅笑。
虽然仕途不顺,却有一个好儿子,京兆杜家将来一定能重兴。
“元凯。”
“阿翁。”杜预一边答应着,一边放下手里的书,转身来到杜恕榻前,看了一眼杜恕干得起皮的嘴唇,不免自责。“是我看书太入迷了,忘了给阿喂水。”
说着,转身去案上取水,伸手一摸,才发现水放得太久,早就凉了。
杜预窘迫地拍了拍自己的额头,起身准备去烧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