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钟琰是谁啊?”曹芳翻回封面,看了一眼题签。
“征南将军子,大将军掾吏王浑的新婚妻子,故太傅钟元常的曾孙女。”
“钟太傅的曾孙女?钟毓那么年轻,就有孙女了?”
“不是,是从孙女。”甄瑜解释道:“妾今天也是第一次听人说。除了钟毓、钟会兄弟外,钟太傅之前还有两个儿子,只是早夭了。当时以为会绝嗣,就从族中过继了一个儿子,生子钟徽,也就是钟才女的父亲。后来钟太傅花甲之年得子,过继的儿子就归了本宗,所以一般人不太清楚这段往事。”
曹芳捏了捏拳头,有些想打人。
早就知道钟会不老实,说话说一半,果然没猜错。
钟琰现在和他的确没关系,但他们曾经是一家人。
是可忍,孰不可忍。
曹芳按捺着怒气,读了两篇文章,咂了咂嘴,扔在一旁。“文笔虽佳,立意却不高,才女之名言过其实。她娶名琰是追慕蔡琰吗?朕以为,她差得太远了,难以望其项背。”
甄瑜很惊讶,拿起文集看了看,又看看曹芳。
她虽然好读文章,眼界却有限,只知道这些文章好,却不清楚究竟有多好,又好在哪里。可是更让她惊讶的是,曹芳虽然读书不少,却很少谈论文章,至少她没听过。
今天是第一回。
“敢问陛下,她的立意有何不妥?”
曹芳打起精神,点评了刚才读的一篇文章。
钟琰的这篇文章论述的是儒法异同得失。正如钟会所言,颍川钟氏以法律传家,经学反而不是最擅长的,只是风气所致,他们也不得不研习经学,并试图用经学来修饰法律。
类似的内容,曹芳和钟会多次讨论过,并不陌生。
钟琰这篇文章看似说理透彻,终究不如钟会,更无法和穿越客相提并论。曹芳一针见血,直接指出钟琰的文章没有新意,不过是因袭旧论,敷以文辞罢了。
而且儒与法的关系绝不仅仅是理论上的探讨,还有很多实践上的问题,这些是没有行政实践的人无法体验的。
归根到底一句话,钟琰这些观点很空泛,全是套话,没什么价值可言。
他心情不好,也就顾不上太多,发挥前世键政高手的实力,将钟琰的文章批得一文不值。
甄瑜听得一愣一愣的,倒不敢再说。
高平陵之变,曹芳一举翻盘,将曹爽和司马懿两个辅政大臣全部扳倒,实现亲政。在此之前的十年懦弱也成了忍辱负重,没有人敢轻视他,甄瑜也不例外。
他说钟琰的文章没价值,甄瑜哪有为钟琰辩护的勇气。
“早点睡吧。”曹芳将文章扔在一边,让甄瑜安排人先漱,准备休息。
甄瑜不敢怠慢,立刻安排。
洗漱完毕,躲在床上,累了一天的曹芳打了个哈欠,闭上眼睛就睡着了。甄瑜却睡不着,转身看着曹芳,几次欲言又止。
今天送文章来的人说,这卷文章是钟琰手抄的,想请她向天子求情,赦免王浑的罪过。
王浑曾是曹爽的掾吏,这次也循例免官。罪过谈不上,根本无须特意求旨赦免,钟琰的真实用意是希望天子能给王浑一个重新入仕的机会。
以王浑的身份,重新入仕是迟早的事,但能早一点当然更好。如果能得到天子的提拔,那就更好了。谁都知道,最近天子提拔了很多人,都是一时俊彦。如此一来,无形中就有了一个说法。
没被天子看中的人,要么是无才,要么是无德,包括但不限于不忠。
王浑自然不能落得这样的名声,所以才由钟琰出面,想请甄瑜吹吹枕头风,向天子求情。
甄瑜特意在曹芳面前看钟琰的文章,就是想引起话题。
只是没想到曹芳对钟琰的文章评价很差,倒搞得甄瑜没法开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