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夏侯绩的那一刻,王金虎兄弟大吃一惊。
问明夏侯绩的行程后,王金虎感慨不已。“不愧是征西将军的血脉,三日五百,六日一千。”
夏侯绩摆摆手,示意王金虎少说两句客套话。
他率军急行到此,不是为了听王金虎的夸奖或者调侃。
王金虎说,鲜卑人就在三十里外,其中鲜卑主力大概占一半,剩下的一半是匈奴叛军和一些附庸小部落组成的联军。
他们很嚣张,一路追着匈奴人至此,并不急于作战,看样子是冲着魏军主力来的。
夏侯绩正中下怀,随即摊开地图,与王金虎等人商量战术。
经过一番商量后,夏侯绩决定打个伏击战,全歼这些不知死活的鲜卑人。
任务很简单,夏侯绩在山地设伏,张好口袋等着,匈奴人诈败,引鲜卑人入伏,然后回军反杀,将鲜卑人堵死在山谷里。
计划执行得很顺利。
鲜卑人知道魏国禁军已经赶到了一部分,却没当回事,都只想着先吃第一口肉。匈奴人一退,他们就争先恐后的追了过来,一头冲进了夏侯绩的埋伏圈。
等他们看清地形,以及山坡上出现的魏军,这才意识到不妙,转身想逃。
但,已经迟了。
夏侯绩率领亲卫营,亲自堵住了鲜卑人撤退的路。
中坚、中垒两营重整完毕后,虽然跟着天子出征,却一直没打什么硬仗,憋了一肚子气。这次围住了鲜卑人,终于可以痛痛快快的大杀一场了。
按照平时训练的科目,他们以强弓硬弩远射,连弩近射,大盾长戟贴身肉搏,牢牢的守住了阵地,不让鲜卑人前进一步。
鲜卑人的军工能力一般,武器、甲胄大多靠抢,披甲率远不及魏军,更不能和装备精神的禁军相提并论。不论是远射还是近身格斗,都落了下风,被魏军杀得血流成河。
唯一给夏侯绩造成了一点麻烦的是近百匹甲骑。
人马俱甲的甲骑以十匹为一队,轮流冲击夏侯绩的阵地,想杀出一条血路。
一开始,他们险些得手,夏侯绩不得不亲自上阵,命令强弩手集中火力急射,压制住甲骑,又命装备了铁甲的亲卫手执长戟,肩并肩,在阵前密集列阵,才算稳住了阵地。
趁着鲜卑人被暂时击退,夏侯绩命人上山,从两侧山坡上推下大量石块,延滞甲骑的冲击速度,又将部署在山坡上的强弩手调了一部分过来,威胁甲骑的两翼。
此时的甲骑尚不完备,战马只有正面护甲,两侧和身后几乎没有防护,面对魏军的夹击,威力大减,往往还没冲到夏侯绩的阵地前,就被射倒在地。
夏侯绩稳住了阵地,也就掐断了鲜卑人的活路。
见夏侯绩打得顽强,被鲜卑人追了一路的匈奴人也兴奋起来,返身与鲜卑人对冲,在狭窄的山谷中往来冲杀。
双方恶战一日,等曹芳率部赶到时,战斗已经结束。
两万多鲜卑人全军覆没。
夏侯绩以一万兵力作战,取得了斩首八千,俘虏万余的战绩,并生擒、斩杀鲜卑、匈奴大小头领近百人,其中包括背叛的匈奴右部单于刘威。
一战成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