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书轩hbcjlp.com

繁体版 简体版
聚书轩 > 军史小说 > 霸魏 > 第377章 行不行,要看人

第377章 行不行,要看人(2 / 2)

 推荐阅读: 离婚路上向总扎爆车胎 穿越武侠,开局获得降龙十八掌 抗战之烽火特勤组 被糙汉救回家,小娇娇被宠坏了 古武弱?我剑开天门,九天渡劫 危险废物她来了 四合院:是刘光天啊 红尘逍遥修士 日行一善后我爆火修仙界 汉末,没有三国
最新网址:hbcjlp.com

不管她读多少汉人的诗书,她永远是匈奴人,是蛮夷。

或许不是钟会不行,而是他不想让她这样匈奴人生下嗣子,污染了他颍川钟氏的血脉。

呼延药悄悄退了出去,没发出一点动静,仿佛她根本没来过。

——

过了两天,曹芳接见了刘宽的使者。

使者有两人。

正使叫周宣,是个老匈奴,话不多,像个牌位。

副使叫吉利,是蒲子本地一个小家族的子弟。读过书,在县里为吏,算是见过一点世面。不过被钟会晾了两天,又从刘宪口中得知天子身边人才济济,不仅有钟会这样的中原子弟,还有卫瓘这样的河东大族,那点底气也就不翼而飞了。

身为河东人,他自然知道卫瓘是什么样的人。

来到行在,他连求见卫瓘的底气都没有,就怕被卫瓘嘲笑,为匈奴人奔走。

好在见了天子之后,情况比他们想象的好得多。

天子不仅不像传说的那样威严暴厉,动辄杀人,反而和蔼可亲,有说有笑,与他平时看到的年轻人没什么两样。

如果不是一旁坐着几位大臣,他甚至有一种和天子结交的冲动。

两人乖巧的坐在席上,有问必答。

曹芳详细问了匈奴南部的情况,以及蒲子本地的户口、经济,还问了一些掌故。

得知蒲子盛产好梨,曹芳还打趣说,只怕这次朕巡幸之后,蒲子人就吃不上好梨了。以前名声不外传,也就罢了。现在天子都知道了,这梨大概率会成为贡品,只能由京城的达官贵人享受,本地人反而吃不上了。

吉利听得顺耳,连忙说道:“梨能润肺清喉,若能助陛下发德音,造福万民,蒲子人就算吃不上梨,也是值得的。”

曹芳拍拍膝盖,又道:“蒲子是不是耕地少,山林多?”

“陛下圣明,山中诸县都是如此,不唯蒲子。所以论富庶,还是汾水河谷一带最佳,非山中诸县可比。”

曹芳转头看向张华、卫瓘等人。“耕地少,粮食就少,本地人尚且不足,如何能出租赋。你们看,能不能以山货充数?”

张华还没说话,卫瓘便起身说道:“陛下,山林本是天子产业,只是平时不禁百姓采摘罢了。如果以山货充数,岂不等于免了蒲子租赋?陛下仁政,臣自然赞同,只怕诸县效仿,反而不妥。”

曹芳笑了笑。

山林矿泽,按理说的确是天子产业,归少府管。

可是经后汉一百多年的豪族经济发展,这些名义上归天子的利益早就被豪族瓜分了。连盐铁这样的国家战略资源都不例外,何况山上的果树。

卫瓘反对,应该还是出于世家的立场。

河东卫氏可不是什么良善之辈,汉末就出过反贼卫固,据郡自守,响应袁绍,险些连杜恕的父亲——河东太守杜畿都弄死了,最后还是钟繇、夏侯渊一起出兵才平定。

但河东卫氏出了卫觊——也就是卫瓘的父亲——这样的人才,及时改换路线,牢牢抱住了文皇帝曹丕的大腿,深度参与了禅让这样的大事,河东卫氏不仅渡过了危机,还比以前更强了。

“山林当然是天子产业,但果子长在树上,朝廷没人去摘,烂在山里,便宜了猴子,岂不可惜。依我看,就让蒲子的百姓按时入山采摘山货,抵充一部分租赋吧。具体数字,就由你和当地县长商量,先拟一个数字试行。”

曹芳指指吉利。“你是本地人,又熟悉情况,就留在行在,协助卫君吧。”

吉利又欢喜又惶恐,躬身领命的同时,又不安地看了一眼卫瓘。

卫瓘正襟危坐,视而不见。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