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心而论,这场战事已经将太原的潜力发挥到极致,甚至到了难以为继的地步。
如果不是有驱逐鲜卑、恢复旧边的这个宏大愿景支撑,有晋阳成为北疆战略支撑点的利益诱惑,太原世家早就不干了。
光明正大的造反或许不敢,但指使人闹点事,他们还是有这个胆子,并且有足够的手段的。
他们可不是关东士大夫,只会坐而论道,忽悠别人拼命。
太原世家是有实力的,背后有大量有匈奴、乌桓、羌人组成的部曲,战斗力很强。加之太原尚武,出名将的概率极高,你根本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冒出一个半神,带着一群人闹事,四处打游击,让你焦头烂额,威风扫地。
这也是曹芳一直不愿意逼得太紧的原因。
只有拥有共同的目标,双方才有可能搁置争议,共同奋斗。
现在来看,这个策略是对的。
事到如今,沉没成本已经足够大,不仅曹芳不愿意中途而废,太原世家也不愿意之前的投入付诸东流。他们的子弟还在前线作战,他们不能不全力以赴,以免丧失一代精英。
王昶的提议虽然会遭到一些人的咒骂,但最终还是能够实现的。
为了补偿王昶,将他与蒋济并列,称为国宝,也是值得的。
在某种意味上,这也是暗示王昶不要再为王凌鸣不平了。
他不配,你可以做得比他更好。
响鼓不用重锤,王昶这种人精自然心领神会,知道自己的身后名可以保住了,精神抖擞的投入了新战斗,四处游说太原世家,让他们为前线将士紧急加工箭矢。
正如曹芳所料,太原世家虽然怨声载道,甚至当着王昶的面抱怨、咒骂,却还是不得不配合行动,出人出料,加工箭矢,并将家中所藏的箭矢先拿出来,供前线将士使用。
王昶坐镇晋阳,指挥协调,将从河东、上党、关中等地运来的原料分发到各家作坊,加工成箭矢或者半成品,再送往句注关。
整个晋阳都成了兵工厂,只要能抽调得出的人手,都投入了相关的工作。或是上山伐木做箭杆,或是捕鸟做箭羽,或是打磨箭头,装配箭矢,或是推着大车小车运送物资。
与此同时,句注塞也忙得不亦乐乎,全员出动。
为了鼓励士气,荀顗不仅将带回来的牛羊宰了一部分,供民夫们补充体力,还表示将请示朝廷,为参与运输的民夫记功,减免租赋。将来击退鲜卑人后,还可以分享战利品。
一切可用的手段都被利用起来,以保证前线将士的军械供应。
短短五六天后,一百万支各式箭矢准备完毕,由曹兴派军队护送,运往武州。
在荀顗的再三劝说下,钟毓咬咬牙,随曹兴一起踏上了征程。
——
曹羲看着一箱箱的箭矢,张了张嘴,不知道说什么才好。
他宣称要一百万支箭,是预留了折扣的。按照他的预期,天子能再给他五十万支箭,他就心满意足了。
万万没想到,天子居然真的给了他一百万支箭。
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似乎还能再供应一百万支。
对曹羲的惊愕,钟毓无比欣慰。
虽说直接由句注塞组装的箭矢数量并不多,也就是五万多支,在这一百万支箭中不值一提,但主意是他出的,王昶集中晋阳的私人作坊加工、组装箭矢的建议也是受他启发,这个功劳肯定要分他一部分。
他非常有成就感,觉得自己旗开得胜,做了一个能让上至天子,下至将士都满意的实事,也间接证实了荀顗的那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