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建亮视申京电视台的一把手台长。
说起申京明珠塔这个项目,他心里其实充满唏嘘。
从刚开始提议到后期立项,再到如今的起步动工,他心里只有三个字,不容易。
当初提出标杆建筑意见是他的老领导,那时候的他还不是赫赫有名的赵台长,才刚刚踏入工作不久。
这一路他几乎全程见证,看到从一开始大家争吵要不要建标杆建筑,又到后面为了这个标杆建筑要建多高,几乎全是吵过来的。
好不容易,最后定在了四百六十多米这个高度。
到前两年,这个项目正式开始立项,那时候的他也成了外人眼中的赵副台长。
只可惜,新的难题也随之出现。
项目是立项了,可动辄十亿甚至二十亿的经费哪来呢?
要知道,现在人均年工资也不过两三千,到哪去搞这么多钱?
不仅仅是电视台拿不出,就算是申京方面一样拿不出。
没钱怎么干活?
这不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吗?
后来大家又是坐下来讨论,终于有个人提了个相对靠谱的办法,就是对外集资,联合投资商一起成立运营集团,采用股份分红的方式。
这确实是个好办法,所以一直在网上申报,层层审批。
这一晃就过了两年,这两年里,因为赵建亮工作能力出色,再加上又老上级赏识,终于是把前面那个副字拿掉了,成为了申京电视台的台长。
而更加让赵建亮兴奋的是,万众瞩目的申京明珠塔项目,终于要在他的手上,正式开始动工了。
一旦落地,这可就是很大的成绩!
咚咚咚。
忽然,办公室外的敲门声,打断了赵建亮的回忆。
“请进。”
赵建亮沉声道。
“台长,来参加动员会的那些大老板都到了,您看怎么做?”
一个大长腿,正态美的女人走了进来。
她叫张佳佳,是申京电视台的头牌主持人,这次过来的大老板,就是她代表电视台负责接待的。
“上次我让你问问王总的意见的,他什么态度?”
赵建亮没急着去见那些投资商,反而是把门关了起来。
这次的动员会,目的很简单,就是希望动员那些大老板,参与到这次申京明珠塔的投资项目中。
但其实赵建亮比谁都明白,万事开头难,要是没个出头鸟第一个跳出来参与投资,想说动其他人参与进来,难度不是一般的大。
至于他刚才提到的王总,是杭城那边商会的一个大老板,在申京这边也有生意,算是内地商人中,一个非常有实力的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