琳娜虽然希望多生,但她对孩子的教育方式就跟放牛放羊一样,完全散养式带娃。
只要孩子有的吃有的穿就行,至于其他学习什么的,她完全不会管。
所以她绝对不是虎妈,不可能去鸡娃,只要孩子健康开心就好了,母女的感情也一直亲如姐妹。
西非当地分辩男孩和女孩,主要是看他们的发型。
男孩大多头发很短或者光头,女孩则一般会编那种地垄沟的辫子。
当然穿着也会不一样,男孩光P鼓的多,女孩则穿半身裙的多。
我甚至见过有十来岁的男孩,还光着P鼓呢,当然这种情况比较少见。
这里的小朋友,几乎无一例外,全是光着脚,不仅是小朋友,包括像琳娜这样的成年人,她也是光着脚,举目望去,到处都是赤脚大仙。
琳娜的叔叔穿的是用摩托车旧轮胎做成的拖鞋,这种轮胎拖鞋非常耐穿!超级耐穿!
人送外号:穿不死,或者叫它:穿断肠。
人在鞋在!人不在鞋还在!人死鞋还在,一鞋传九代!
拖鞋恒久远,一双永流传!
而且在西非,拖鞋是百搭的,几乎不管她或他是穿什么样的衣服裤子,下面可以永远是一双拖鞋。
短衣短裤,脚上是一双拖鞋!
长衣长裤,脚上还是一双拖鞋!
甚至西装革履,脚上依然还是一双拖鞋!朋友们是不是觉得很潮?多时尚啊!
走路时穿它,跑步时穿它,踢球时穿它,打球时也穿它,毫无违和感。
同一种拖鞋,千万种搭法。
拖鞋在手,天下我有。
“一年四季”,无时无刻,非洲朋友的脚上永远都是一双拖鞋。
小小的一双拖鞋,承受了它这个时代不该承受的重量。
为什么非洲朋友的脚上永远都是一双拖鞋呢?
风俗习惯是一方面,最主要的原因还是贫穷,当地有的一家老小都光着脚,连拖鞋都穿不起。
当然还有一个原因是西非终年气温不算太冷,雨季最低温度可能也在十度左右,要是冷得像东北那样滴水成冰,再穷也不会只穿拖鞋的。
能买拖鞋的已经是属于经济水平还算不错的家庭了,能穿得上轮胎拖鞋的都不多。
这种轮胎拖鞋不用买,都是他们手工自制的,找个破轮胎,拿回家就DIY,花不到半个小时的时间,就可以做一双可以穿一辈子的拖鞋,太赚了!
我和刘波他们因为憋得太久,在房后这一嘘,恨不得嘘到地老天荒。
期间不知一个小男孩看到什么东西,一声尖叫,跑过去和大人们说。
大人们听了,哄堂大笑,弄得我们都有些莫名其秒。
嘘完之后,刘波感慨万千,无奈道,“我们看他们像外星人,他们看我们也像外星人,彼此彼此。”
到了中午,饭菜终于做好了。
注意!他们家没有盘子的,我们四个人每人分了一张香蕉叶,盛了米饭放在叶子上面,饭里面还有羊肉和羊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