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想起前世的某个主持人,在采访留守儿童时,得知他们只吃蔬菜时问的奇葩问题:为什么你们不吃肉?肉容易坏吗?
孩子们低声解释吃不起。
自己和那个主持人有一拼啊……
“大娘,我带了一些肉汤过来,您身体虚弱,补一下吧。”陈若生为了缓解尴尬,连忙打开了瓦罐上面的盖子。
一股浓郁的肉香瞬间弥漫在半露天的房子内。
躺在席子上熟睡的小四月鼻子耸动着,似乎在寻找着肉香的来源,然后缓缓睁开的眼睛,看到陈若生笑意盈盈地望着自己后,脸上也露出了开心的笑容,明亮的眼眸似乎是藏在睫毛后闪烁的黑珍珠。
“好人叔叔,你来啦。”
“对呀,我答应过你,要过来送吃的呀。”陈若生笑着拿起一个烧饼递给了小四月,又指了指瓦罐,说道:“还有肉汤,来尝一口。”
“哇,真的有肉汤呀?我还以为在做梦呢!”小四月的眼睛眯成了一个月牙,然后转身拍着其它还在睡觉的孩子,大声嚷嚷着。
“三月,五月,六月,七月,八月,起床吃饭啦。”
醒来之后的孩子们看到香喷喷的烧饼,还有浓郁的肉汤,纷纷高兴地欢呼起来,把烧饼掰开一块,放到瓦罐里沾一下,吃得满嘴流油。
陈若生看到孩子们高兴的模样,也开心地笑了起来,拿起瓦罐,往地上的破碗里倒了一碗肉汤,递给了女人,说道:“大娘,您也尝一下。”
“好,好。”大娘的精神变得好了许多,接过破碗喝了一口肉汤,脸上露出了既满足又怀念的神情。
吃饱喝足的孩子们,在破屋外面快乐地蹦跳着,欢快的笑声和死气沉沉的贫民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陈若生也来了兴趣,大声说道:“孩子们,想不想听曲儿啊?”
“想,想。”孩子们高兴地拍着巴掌。
陈若生从腰里抽出了一根白玉箫,这是他送给蝶衣姑娘的那一根,给蝶衣退还后就一直别在后腰作为防身的武器。
却没想到在这里派上了用场。
这根萧正面五孔、背面一孔,属于洞箫。洞箫的声音柔弱、秀雅,远不及横笛的清脆、嘹亮,所以陈若生别在身后也没怎么研究过,他本身就不喜欢这种柔柔弱弱的乐器,还是古筝好,高昂粗犷有金石之意。
他挨个按住洞箫上的孔洞,试了一下每个孔洞按住后发出的音阶是什么,在两遍之后了然于胸。
此时的音乐天赋展露无疑。
他回忆了一下目前所学的曲子,那些古琴曲并不适合改编成萧曲,好像符合洞箫风格的只有那首《女儿情》了。
幽静典雅的声音从洞箫中发出,原本还在蹦跳的孩子们也变得安静起来,纷纷坐在陈若生身边,安静地听着。
越来越多的乞丐开始向着小四月这栋房子围拢,很快就将房子围得水泄不通。
音乐,没有国界,女儿情在地球的时候能感动万千观众,在修真界同样适用,也许人类最原始的交流方式就是音乐吧。
在吹奏的时候,没有人说话,只是静静的站着,静静的聆听着。
在人群外,一棵枯萎的大树下,一名戴着老虎面具的青年靠在大树上,双手环抱于胸,眼睛微微闭着,同样在聆听着这首曲子。
“真是一个有趣的人。”黑虎喃喃自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