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婉君的灵棚就搭建在了四合院中。
按照传统,孝子贤孙要守灵七天,而万花班的众人虽然和叶婉君并没有直接的血缘关系,但宗门的师徒关系往往比血缘还要可靠许多。
孤棋镇许多百姓自发地来到四合院内,前来吊唁叶婉君。
万花班在孤棋镇待了四十余年,早已成为了孤棋镇的一份子,可以说每个人都是听着叶婉君的戏长大的,多多少少都有了感情。
每个人来的时候多多少少都会奉上礼金,少的几百铜板,多得十两八两。
也不知是谁从万花班中得到了消息,说万花班将在十月初一那天的晚上,在城隍庙举办一场规模盛大的告别演出。
这个消息的传出让所有人的心中隐隐都有些兴奋,这一个月来,从万花班中传出的歌曲有很多,每一首都传唱度极佳,在孤棋镇,你要是不会哼上几首万花班的歌,别人都看不起你。
既然万花班说了这次的规模盛大,那想必又会有好几首新曲子面世了。
当然也有人是持怀疑态度的,认为这些消息不过是空穴来风罢了,但有一天,看到城隍庙突然运送来大量的木材和石材,那些工匠说是要扩建城隍庙戏台的时候,众人才真的相信,十月初一那一天的规模真的不会小。
万花班的众人没有理会孤棋镇众人的猜测,只是默默的守在灵堂之中,悄悄的等着那一天的来到。
十月初一很快到了,众人这一日照例在清晨到城隍庙广场去跳广场舞,却惊讶地发现扩建好的戏台旁边不知何时搭建了一个新的灵棚,万花班众人一个不落的跪在灵棚中,披麻戴孝,一片肃穆。
看到这样的场景,孤棋镇的大爷大妈们也没好意思在广场上蹦蹦跳跳的,聚在一起说了一顿闲话之后就各回各家了,但更加断定了今晚的晚会一定会很精彩。
陈若生之所以决定将灵棚搭建到这里,是因为这场告别晚会,不仅仅是和孤棋镇的父老乡亲告别,更是和叶婉君的告别。
她当然要在场聆听这场晚会,才是最完美的告别仪式。
下午时分,又来了一批工匠,开始在广场上敲敲打打,一排又一排的木椅被放置在了广场之上,足足有二十多排,足够容纳近千人就坐。
“万花班的人还挺贴心的,知道咱们镇子里有的岁数大了,站着不方便,还知道给打上一把椅子。”此时广场外已经聚集了不少闲人,正三三两两的交头接耳。
“我看这些椅子未必是给我们准备的啊,说不准要有什么大人物过来呢。”一名闲汉发表了不同的看法。
一名老者嗤笑了一下:“最多就是咱们镇子里的一些员外和老板过来,撑死就那十几个人,剩下的凳子还不是由我们随便挑。”
众人没再争辩,因为他们也相信万花班没有那么大的影响力,会让其它镇子甚至是城市中的人过来。
但随之而来的破空之声,让他们的想法随之破裂了。
一柄飞剑夹杂着风雷之声降落在了城隍庙广场上,从飞剑上下来几名身穿蓝袍的弟子,每个人都器宇轩昂,身背一柄银光闪闪的宝剑。
“下星城风雷阁前来吊唁老班主。”为首的一名弟子一边向着灵棚方向走去,一边喊着。
“风雷阁?这是仙门啊?他们怎么来吊唁万花班了?”围观的群众里有人惊呼。
人群中有人接茬道:“你忘了那日的异象了?想来这万花班不是一般人啊。”
“少扯犊子,万花班在咱们孤棋镇待了几十年,他们什么人咱们还能不知道?”一名老人打岔道。
那人争辩道:“难道你们没有发现,是陈若生那个小娃娃来到万花班之后,他们才发生了变化吗?”
一语惊醒梦中人,他的话让众人猛然惊醒,是啊,自从那个小娃娃到来之后,才传出了一首又一首好听的曲子,哪怕是广场舞,也是他弹奏出来的呢。
风雷阁的三五人在叶婉君的灵前鞠躬行礼后,一名弟子掏出一块灵石放在了陈若生的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