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雨荷今天下午又回来得很早,她先来到小菜园查看一圈。
菠菜、生菜都已长得根粗叶茂,正适合摘下来,椭圆形的水萝卜也粒粒饱满,胖乎乎看着都很养眼,最喜人的是那一个个红彤彤的西红柿,黄瓜在爬藤上尽展自己的体型,辣椒也不甘落后……
几日不见,都已是枝叶茂盛、果实丰满,萧雨荷拿着篮子和剪刀小心翼翼地采摘这份收获,她想把这份收获变成美食供大家一同品尝。
菠菜摘干净用热水焯一下,切成段,放入大盆中,红彤彤的水萝卜掐头去尾,清洗干净空嘴咬一口清脆、有点微辣、有点甜,难怪被后世之人叫做水果萝卜;还好家里有个擦板,擦丝很方便,黄瓜可以与水萝卜有一比个头的大小,显然它成为了当之无愧的大哥,但在擦板面前它俩是平等的,都变成了丝。
小辣椒的绿与黄瓜是一大家族。但形状和自身的特质就没有比之处,就算在擦板面前也不可以,只能用刀才勉强与黄瓜丝和萝卜丝共处一室;甘蓝是路过菜店买的,它的待遇优先,早早切丝用盐腌渍起来,此时可以清洗三遍,将盐清洗干净,攥干水分放入盆中,香菜也是初长成,摘一把清洗干净做配料刚刚好……
哇塞!满满一大盆新鲜蔬菜,各种维生素都全了吧。
蒜头切沫,两个红辣椒没被重视,似乎有点失落感,萧雨荷摘下来两个切丝增加色彩,胡椒粉、鸡精、酱油、耗油、白糖、醋、花椒油、芥末油、香油倒入盆中。
热锅起油,花椒、大料、桂皮、炸香挑出,端起热油淋入盆里,立刻发出“刺啦”声,用两根筷子搅拌均匀,一盆自制的凉拌菜制作完成。
色香味俱全,看着就很有食欲,用筷子夹一口品尝,咸淡正好,有点甜、一丝丝微辣,也尝到了醋的酸味,萧雨荷对这个凉拌菜很满意,比冷面馆的大头菜丝不知道要营养多少倍。
凉拌菜里的甘蓝丝提前腌制时需要的盐多些,但三遍清洗后,早已洗掉了菜上多余的盐分,所以它没有腌渍的咸菜那么咸。
凉拌菜与家常凉菜很相似,又不同于家常凉菜,它们的配料大体相当,但是没有放粉皮、粉丝、干豆腐之类的配料,至于还有其它什么不同,萧雨荷没有对比,也无需过分纠结。
它主要特点是清脆爽口,稍稍有点辣又没有南方菜那么强烈的辣,菜上油光,却是油而不腻。
89年,冰箱还是一种奢侈的家电,他们这些学生党当然没有配置,好在房东家有个大菜窖,冬暖夏凉,可以把多出来的凉拌菜放入窖里,每天早上盛出来一盘,就着米粥、包子、馒头,很不错。
上次蒸的馒头大家没有吃够,做菜的空档又和了6小碗的面团,现在刚好已饧发好了,蒸两锅馒头没问题。
萧雨荷也算是北方人,她吃着凉拌菜配馒头就是一份满足。89年没有几家能放开量吃大鱼大肉,从后世穿过来的萧总也知道,后世人对于大鱼大肉也是忌讳,这种凉拌菜却是既营养又养生。
要说有没有缺憾,还是有的,如果再炸一些辣椒沫的辣椒油就更好了,不过一来有些麻烦,二来会使凉拌菜更辣了。
洛斌三人今天下班挺准时,走到大门外就闻到油炸香料的味道。
“谁家做好吃的。”杨成情不自禁地说。
“打开大门,怎么香气还跟着我们走。”姜小恒说。
又走进屋内,映入眼帘的是一大盆色香味俱全的炝拌菜,一大盆白面馒头。
哇塞!原来这香味是我们家特产。先没吃,只是看着这色香味俱全的炝拌菜,口水都要流出来了。
“媳妇你真棒。”洛斌已经亲上瘾了,又对着萧雨荷的脸亲一口,萧雨荷的脸立刻红了。
“雨荷姐,你这厨艺突飞猛进啊。”杨成感慨。
“这个凉拌菜比东北冷面馆的小咸菜丰富多了,还有大白馒头,今天过年了。”姜小恒跟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