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鲁笑着说:“你别吓唬人,这么大的碗,谁和你干了?再说了,大家都坐着呢,你站起来干吗?”
周国彬起哄道:“屁股一抬,喝掉重来!”
陶利没搭理他,转眼一看,大家果然都坐着的,连忙也坐了回去,说道:“不干就不干。老丈人,你放个样,你喝多少,我们也喝多少。”
老鲁爽快地说道:“好,那我就来带这个头!”
话音刚落,就喝了一大口,然后把酒碗放回了桌上。
大家一看,老鲁喝下去足足有一公分多,纷纷按照他的标准,都喝了一大口。
唯有周国彬,皱着眉头说道:“你们都喝这么多啊?这一大口下去,还让不让我吃菜了啊?”
和他同坐一条长凳的冯翰林,用手托住他的碗底往嘴边送:“这才开始喝,你就要装死吗?快喝吧,吃不了菜正好,我们还可以多吃一点。”
周国彬见没法躲过,只好苦着脸也喝了一大口,放下酒碗后,张着嘴直哈气。
陶利笑道:“别装模作样的了,你又不是头一回喝酒了。”
老鲁忙体贴地说道:“小彬,你快吃口菜!你的酒量小,不要搭理他们。”
这其乐融融的酒席氛围,深深地感染了虎永刚。
虎家的饭桌上,讲究尊卑,谁也不敢这样没大没小的开玩笑。
早些年的时候,还要遵循“食不言 ,寝不语”的古训,饭桌上没有人说话,只有闷头干饭。
虎家还有其他很多吃饭的规矩要遵守:
比如,大人上桌后,小孩子才能上桌;桌上辈份最高的人,吃了第一口菜,其他人才能开始吃;
又比如,吃饭的时候,必须一手扶住碗,一手拿筷子;不能用筷子敲碗,也不能把筷子插在饭碗里;吃完以后,筷子不能搁在碗上,要放好在饭碗旁边;
再比如,吃饭的时候,不能吧唧嘴,发出难听的声音。虎海泉说,只有猪吃食的时候,才有那样的动静呢;
还有,吃菜的时候,只能在自己的面前夹,而且夹起来以后,就不能放回去。更不用说用筷子在菜盘子里翻来翻去地挑自己喜欢吃的东西;
掉在桌上米粒等,必须要捡起来放到嘴里吃掉。
用虎海泉的话说,一粒米要七斤四两水呢,浪费了要被雷劈的;(从虎海泉那一辈人往上,农村里还没有抽水机。种水稻的灌溉用水,都是要靠人力用水车,从河里车上来。据说,从秧苗开始,一直到稻子收割所需要的水,折合到每一粒稻子上,正好是七斤四两。)
而虎兵就很直接地呵斥:你的下巴有洞吗?吃饭也要漏?
诸如此类的规矩,不一而足。
总之,小时候的虎永刚,觉得上饭桌吃饭不是在享受,而是在学习遵守规矩。
而现在看到鲁家饭桌上自由自在的氛围,虎永刚的心里不禁有些茫然:那些华夏民族,千古流传的文化,还要不要遵循下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