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瓜个头没多大,本地瓜,圆溜溜的,刘青峰等他们俩一人挑了一个后才接着往里走,很快到了桃园。
“这片桃树就是嫁接后的品种,个头要大些,口感更脆更甜……”
孟不芙随着刘青峰指的方向看去,确实个头比杨老板果园结的桃子大,而且看着不光是毛桃一个品种,还有油桃和黄桃。
他们溜进油桃林,摘了十来个,差不多够家里人吃后便不再摘了。
“咦?这还有餐厅呀!”从桃园一出来,孟不芙看见一排二层小楼,上面写着三泉餐厅。
刘青峰看去:“还没正式对外开业,我听他们说今年才建的。”
“建这么大?有那么多人来吃饭吗?”孟不芙很是怀疑。
“好像是接待旅游团吧,果园还有一个北门,北门有生态园,有些来玩的游客想摘果子就去生态园,免费摘,免费吃,带走另花钱……”
孟不芙眨了下眼睛,这不就是采摘园吗?
随后,他们三人又去北区生态园逛了一圈,果园太大,蹭了工人运货的三轮车。
离开时,刘青峰要付钱,万老头不仅不收,还说了他一顿。
回去的路上,孟不芙问:“刘老师,万爷爷家里是不是很有钱?这么大的果园每年收入肯定高。”
“嗯,他们家是挺有钱的,万叔刚开始承包果园时赔了两年,附近的人都不看好,后来找关系打通销路就好了,尤其是近几年他们家往南方运货后……”
刘青峰说了些万家的情况,接着又道:“杨老板桃园产量不算多,刚开始销路打不通就卖给万叔,价格低点不错,但不用担心烂在林子里……”
这也是他带孟不芙来三泉果园的目的。
万一以后桃园果子滞留了,那就便宜卖给罐头厂,好歹能回本。
孟不芙听得认真,心里盘算了下三泉果园的产量,对万老头一家佩服不已。
八零年承包的果园,全家人二十八年的心血都耗费这果园上,好在他们付出得到了回报,当初二十多亩的果园也变成了今天的近百亩。
既然要晾晾杨老板,孟不芙便不着急回市里。
她带上“小尾巴”——阳阳上山下水,今天去山里找蘑菇,明天去村里的鱼塘钓鱼,那是漫山遍野的撒欢。
钱月梅两口子有人看孩子更是乐得轻松,没事就约上老朋友来家里喝茶,度过了大半个月悠闲自在的时光。
八月初,杨老板桃园的果子全部低价卖给罐头厂,然后他又来了刘家。
这一次价格谈妥了,果园每亩每年一百二,东面的田地每亩每年七十。
双方去村委会办了登记,签了三份协议,给村委会留了一份备案,剩下两份双方各留一份。
与此同时,孟不芙也请到看管桃园的人——刘青峰的堂姑姑刘蕙兰。
刘蕙兰四十多岁,就住在桃园附近,她丈夫身体不好,家里的承担就落在她身上,既要赚钱,又要照顾一家老小。
孟不芙给她每个月四百的工资,在燕州县这个数不低,而且还不用离开家,所以刘蕙兰当即辞去短工,去看管桃园。
不过就是在得知自己的雇主是个十多岁的孩子时,她有点惊讶。
“蕙兰姑,园子里的果树今年要修建一下,东面的空地请几个临时工收拾收拾,回头要建大棚……”孟不芙仔细交待三十亩地接下来的安排。
跟着一块听的还有刘青峰的父母,孟不芙基本不在村子里,他们能给盯下就盯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