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三号。
上午八点半。
陈老爹扯了扯衣服领子,不自在道:“要不我还是别去了吧?就你和儿媳妇去,去那么多看着不好。”
陈大妈心里暗自翻了个白眼,不去你早点说啊,坐上公交车说不去了。
面上却笑呵呵地安慰:“有啥不好的,人家老师说让家长跟着了,去看看看呗,再说这么重要的时候,要是拍照片、登报纸,你不去那就错过了。”
李淑玲和陈月梨坐在老两口后面,陈月梨向前探探头,“爷爷,没事,其他同学肯定也有好多家长来。”
“爸,您放心吧,就跟梨子以前的家长会一样,梨子读初中时好几次家长会不都是您去的吗?”李淑玲跟着安慰。
公交车摇摇晃晃,倒了两次车,九点半时抵达川洋中学附近的公交站。
与此同时,刘婶和翠妞换了身新衣服,各自还化了淡妆,容光焕发地出门了。
川洋中学上一次在高考后举行表彰会还是十年前,那一年川洋中学考出了第一个高考状元。
如今十年过去了,川洋中学再次出现高考状元,而且还是两个,校方领导高兴的嘴都合不上了。
“老肖,你看这身衣服行吗?”精瘦的校长对着镜子照又照,总觉得哪不满意。
“精神的很!”平日里不苟言笑的教导主任竖起大拇指。
校长又看了看,放下手中的镜子问道:“老于呢?”
“报社的记者来了,他先去接待。”教导主任看看时间,“时间差不多,咱们也过去吧。”
“成,走吧。”校长和教导主任离开办公室。
今年川洋中学的高考成绩不错,不光出了双状元,水木大学、燕大这些名校也录取不少。
但后面这些名校录取的学生和双状元的分数却相差明显,具体来说津城市九九年的高考成绩出现了断崖式的差距。
这次高考数学出了名的难,很多考生因为数学拉了后腿,能够考取高分的全市都没几个。
不过表彰会嘛,既然要举办,那就要热热闹闹。
所以除了双状元,只要是被全国排行前五大学录取的考生也都来了。
表彰会安排在高三老师办公室,进门黑板上挂着横幅,写着川洋九九年高考表彰会。
孟不芙、翠妞以及刘婶出现在门口时,所有的学生家长都来了。
何晶晶眼睛最尖,立刻冲门口招手:“小芙快来,就等你们了!”
比起今年大多在数学上失利的考生,她恰恰相反,数学满分,理综正常发挥,语文和外语分数稍微低一些。
不过这对了解何晶晶的人来说习以为常,这家伙偏科也不是一天两天了,尤其是外语。
何晶晶的外语老师被其他科老师调侃拉了后腿,要是外语能给力点,说不定今年学校出个三状元呢!
坐在何晶晶身旁的是她的父母,孟不芙以前见过,走过去乖乖地叫了声“阿姨好,叔叔好。”
再就是她的小姐妹以及小姐妹的家人。
“哟,小芙这两年长高不少啊。”陈大妈摸了摸她的手,颇为惊讶她的变化,“看着气色比以前好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