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打自家的地承包给小芙后,余荷两口子就闲下来了,最忙的时候是五月到十月,那会儿来元贝山旅游的人多。
眼下寒天冻地的,除了跟王三他们合作的旅行社会有旅游团过来,一般自己来玩的游客少,所以他们家基本上没啥事。
于是,和杨大娘唠完嗑后余荷就跑回家拿衣服、拖鞋、洗脸盆、洗脚盆等等。
刘老大看着媳妇这一通收拾,比去大儿子家收拾都多,就和要搬家似的。
“你拿这些东西干啥?早上起床后回来洗漱呗。”
余荷头也不抬,一边将洗漱杯子放到洗脸盆里,一边摇头,“那太折腾了,我在那边洗漱多方便,免得来回折腾,对了——”
她转过身对丈夫说,“我就不在家吃了啊,这几天你自个做饭,大棚那边收菜我去帮帮忙。”
刘老大:……啥意思?这是连家都不回了吗?
收拾好个人物品余荷也没喊他帮忙,一手抱着盆,一手拎着袋子去孟不芙家了。
刘老大:……
有余荷住在家里,孟不芙门口的竹栅栏成功地搭建完了,围着一大片空地,她拿鹅卵石铺了几条路,空出来的地方等年后天暖和些后种果树和花花草草。
正值年底,忙的人不光是刘婶,还有胖婶和刘蕙兰两口子。
大棚里的蔬菜一茬接着一茬地收,津城、燕城的货车一趟接着一趟地来,余荷跟着一块帮忙,后来见实在忙碌把老伴儿也找来了。
反正在家闲着也是闲着,还不如过来帮忙了。
腊月二十七,刘青峰开车载着二叔二婶一家子回到了燕城。
本来他们今年可以早点回来过年,但刘国康小年那天要去燕城参加个学术交流会,刘嫣一想到村里的那些婆婆嘴,干脆等着父亲参加完学术交流会再回燕州。
翠妞倒是想回燕州,只是那个学术交流会她的老师也要参加,还带着她一起参加,就没能回了。
刘婶则是因为店里太忙,一般来说新年的过节礼腊月初就定完了,结果前天来了两个临时单,她只能将延迟回燕州。
倒是刘青峰一家子到家门口吃了闭门羹,关键他还没带钥匙,于是方向盘一打,开去了二叔二婶家。
“我就说你得提前告诉大伯他们一声,你非不打电话,现在家门都进不去了吧。”刘嫣打趣着老弟。
什么非不打电话,一天到晚地去人家店里当免费劳动力,要不是她叫着,这哥们今天还不想回呢。
“行了,别拿你弟寻开心了。”钱月梅将钥匙递给女儿,笑着说,“他媳妇还没娶进门,可不就得表现些。”
刘青峰:……二婶,这就是您说的别拿我寻开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