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人不可能像机器一样,可以依靠庞大算力去提前预演一些东西。
很简单一个道理,人和机器同时研究两种材料混合后,不同材料比例对结果的最终影响,估计人做一次实验的时间,机器已经演化了不知道多少种可能了,更不用说机器还不用休息的问题。
单独一个国家想要发展光刻机注定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事情,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
而如今之所以能奢望凭他自己能造出光刻机,那是因为他拥有小灵的存在。
光刻机的原理但凡有点能力的国家或机构都对它的结构原理了如指掌,但是到目前为止之所以让ASM一家独大,就是他目前汇聚了全球顶尖的制造工艺,光刻机的每一个核心配件的生产商都是细分领域的龙头。
毕竟这是纳米领域的事情,不是手搓就行的。
现在已经是2029年了,ASM几年前就实现了1纳米光刻机的量产,而国内自主研发的7nm光刻机才在实验室刚刚传出消息,离量产还有一段距离。
但就算如此,这也已经很厉害了,可能有不了解其中难度的好事者可能会说:“就这,人家特么ASM0.5纳米的光刻机都快要生产销售了,还在7纳米玩,真不知道一天天在实验室干嘛,纯粹就是对国家资源的极大浪费。”
单靠人类自身,手搓一个表面误差不超过2纳米的镜片,想想都是不可能的事情。
而肖然如今的做法,说实话,差不多是另一种程度的弯道超车,有点不讲武德了。
他现在所做的并不是一个从0到1的研发过程,而是从1到100的优化过程,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优化这方面是小灵最擅长的领域了。
……
靠近菲国的一处面积比较大的海岛上,这是去年肖然让小灵用其他身份新租的一个岛,用于机器人的生产。
位于岛北部区域的地下20米的位置,这里已经被开辟出了一处巨大的实验室,足有数万平。
各种看起来很先进的实验仪器的灯光在交替闪烁,而实验室的中间,被开辟了直径10米左右的区域,里面有一个极简化的小型核电站。
因为不用考虑辐射对人的危害问题,所以很多繁琐复杂的防辐射防护都被略去了。
毕竟,现在实验室里只有机器人。
并且这些机器人并不是仿人类建造,虽然也是双足行走,但是脑袋直接用一圈摄像头代替,360度观察无死角,手的话也有6只,毕竟人类的双手并不是工作效率最高的方式。
当然手太多也不行,一是太占用地方,二是太多也没必要,人手不够,增加机器人数量就是了。
如果有外人看到,估计第一印象就是这些机器人太丑了,尼玛,这是头么,眼睛鼻子嘴巴耳朵什么都没有,就几个摄像头,身体也是,线路也是直接裸露在外,表面都没有任何太多装饰。
就连小灵也是嫌弃这些她造出来的机器人太丑了,但没办法,她哥哥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