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结婚庆典已经过去了快的一个月。
肖然的生活又回归于平淡,但是那场庆典的传说依然在网上流传,并成为一个不可能复制的传说。
在庆典上出现的那些东西不是有钱就能够复制的,即使有类似实力的国家,也不可能为了一个庆典把导弹当做烟花使用。
毕竟,对于很多国家而言,导弹都属于镇国利器的存在,不可能用于这种场景。
只能说,这次的庆典刷新了很多人及国家对XL科技联盟的认知,网上的那些公知们对这件事的评价也只有简单的两个字“任性”。
“小灵,你是说超远距离的电磁炮造出来了?”肖然听到小灵的告诉给他的这个消息时,内心还是有点开心的。
“是的,是《虚拟科技》中的一个玩家设计出来的,我在他设计的基础上进行了优化!”
“嗯,很不错,继续在这方面深入研究。”
所谓的电磁炮,是一种利用电磁力原理发射高速炮弹的一种武器系统,比起火药推动的火炮,它可以提供更高的初速度和更高的命中率。
同时,电磁炮还具有连续射击以及更快的射击速度方面的优势,是未来作为攻击远距离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
华国在这方面可以说走在世界的前列,目前最先进的电磁炮的射程已经达到了800公里,这是一个很恐怖的数字。
毕竟,这是电磁炮,不是导弹,发射的成本远比导弹的成本小。
而对于肖然来说,电磁炮的原理虽然简单,但是具体的设计结构都是各国的绝密,在网上公开的资料很少。
虽然之前小灵已经有开始涉猎研究但是有几个关键点没有处理好,导致最终生产出来的电磁炮的效果并不是太如人意。
制造电磁炮存在几个方面的难点,一个是能源,毕竟这是靠电驱动的电磁武器,对电的需求是最基本的,只有足够的电能才能给电磁炮提供的威力。
能源问题是首先需要解决的方面,幸好,如今在核电池的研发方面小灵已经拥有领先全球的经验,能源问题已经解决。
第二个是材料的问题,由于高频电流通过导体时,电流将汇集在导体的表面,这种现象被称作趋肤效应,在这过程中将产生大量的热,所以这就要求构建电磁炮的材料一定要是耐高温和高强度的。
所以有不少人会说,科技的发展其实是材料科学的发展。
我们现在很多理论的研究之所以不能落地,其实都是受限于材料,比如可控核聚变,如果常温超导材料实现突破,那可控核聚变的实现就很快了。
而肖然这边关于可控核聚变的研究也开始受限于材料而暂时停滞不前,虽然他和小灵在尝试其他方向,但是进度缓慢。
第三个就是冷却系统的问题,就算材料的强度能够支持,但是一直维持在高温的状态下,对电磁武器的精度还是会有影响。
而随着这段时间的技术积累,加上最近加入XL科技联盟的人才越来越多,这三个问题都相继得到了较好的解决。
所以有今天的突破倒也不算意外。
毕竟有些东西,积累到一定程度,水到渠成倒也不算太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