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在曹嘉仁今天是注定空闲不了,刚坐下,庆王府那边就来人了,说庆王爷找他过去。
曹嘉仁到的时候,庆王爷正在一个小厅里摆好了饭菜等着呢,一起的就庆亲王,小王爷和载伦三个人。
“嘉仁,你这在天津考察了几天,有什么收获没有?”
“王爷,大有可为啊,我在天津专门找了好几个人帮我去调查天津的商业情况”
“现在随着运河的落寞,这天津的商业与人口本来就在往南边去,我们开发比租界,那是顺势而为”
这都是曹嘉仁瞎说的,因为虽然人口与商业在向南部转移,可是人家转移的是海河的西岸,而不是东岸。
“我在天津的时候,看到报纸上在讨论铺设轨道电车的事情,这也是我们的机会,现在的比租界离得确实有点远,所以我们需要把这个交通问题给解决了”
“而电车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电车一个车厢就能拉几百个人”
“另外就是比租界太小了,需要让他们出面多扩一点地”
庆王爷抬手打断了曹嘉仁的话,
“嘉仁,你想的这个是很好,可是扩大面积是不可能的”
“比利时只是一个小国,如果说他都能扩大租界的面积,那么其他国家怎么办?还没有租界的西班牙与荷兰怎么办?”
“尤其是一直想着扩大租界的日本与法国,他们是一定会趁机提出要求的,到时候就又是一场风波”
庆王爷尽管无能,可是这么多年和洋人打交道的经验还是很丰富的,各国什么态度他知道的一清二楚。
只不过他之所以不愿意闹出风波,不是因为他觉得租界丧权辱国。
而是因为他是大清与洋人交流的第一责任人,租界的扩大会导致他被政敌攻击,这对于现在一心捞钱的庆王爷来说,是不能接受的。
“不能扩大,那也没事,现在的几百亩地也够我们折腾个好几年了”
“不过我们需要把那边的土地先买下来,然后在那边多盖几个工厂,先把那地占住,留待以后”
曹嘉仁对于不能扩大租界面积也觉得有什么,反正以后肯定机会多的是。
相比于这个,曹嘉仁其实更关心的是怎么处理与比利时公使馆的关系。
对于这一点,庆王爷早就考虑过了,他知道怎么样才能对自己最有利,
“这个到时候与他们好好谈谈,治理权肯定是要归他们的,我们绝对不能拿这个治理权。所以工部局在明面上,肯定是需要由比利时人来管理的”
对于这一点,曹嘉仁也赞同,因为如果连治理权都拿过来了,那和大清自己收回的租界有什么区别?
为什么要接手这个比利时租界?不就是因为要披块租界的皮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