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嘉仁的投资计划,其实就是工业园区,只是现在专业的工业园区理论还没成型
冯国璋对工业不能说一无所知,但也基本可以说是一窍不通,对曹嘉仁完善的工业园区理论,除了目瞪口呆确实说不出什么。
但好的理论不一定就是好的项目,尤其是曹嘉仁希望组建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
曹嘉仁希望组建的管理委员会,类似于工部局,算是工业园区的自治机构,成员由工业园区自己选举,而不用上级委派。
“曹先生,这件事太大了,我必须要汇报给大总统定夺,我是很支持的,我是直隶人,家乡富裕是我期望的,英国曼切斯特的名声我也听说过,真希望你说的纺织工业区可以尽快建好”
对冯国璋的委婉拒绝曹嘉仁毫不意外,只是抱怨的说道,
“建设很快,可谈起来需要很久,衙门里办事太慢了,如果公司像衙门一样,估计怎么倒闭的都不知道”
对曹嘉仁的抱怨,冯国璋无言以对,因为曹嘉仁说的是事实,相比于洋人来说,整个中国的节奏都非常缓慢,事情几个月没有变化非常正常。
……………
中午与直隶督军吃了饭,晚上曹嘉仁又到了一个小洋楼吃饭。
曹嘉仁在天津还是有几家熟人的,他的大姨太何素贞娘家就在天津,同时也是曹嘉仁最早一个女人邝春泥的舅舅家。
何家老夫人已经去世,为了陪伴何家老夫人最后的日子,何素贞与邝春泥在上次还在北京多待了将近一年。
在老太太去世后,何家因为大少爷参与革命党被抄家了,在天津的宅子都是邝春泥出的钱,邝春泥同时出钱帮何家置办了个酒楼。
何素贞没她表姐有钱,也更受传统文化影响,遵从出嫁就是夫家人的原则,只是每年资助点钱给娘家花销。
对曹嘉仁上门来拜访,何家自然是全家到门口迎接,何家人丁不多,加上曹嘉仁也就四个人,都坐不满桌。
“嘉仁,我在青岛有个朋友,他邀请我去青岛办纺织厂,你说我要不要去?”
说这话的是何家的老爷,何素贞的父亲,算是曹嘉仁的便宜老丈人。
“开纺织厂为什么要去青岛?我正有投资纺织厂的打算,泰山想办厂,我直接给你一家好了”
“这,这不合适,家里已经受了你不少资助,那能再拿你的厂子”
曹嘉仁见何老爷不似作伪,于是也就不再提这个事了,接受资助对很多人来说是件非常丢脸的事情。
“青岛是德国的殖民地,我让德国公使馆写封推荐信,你去了那里之后可以以此多与德国人打交道,德国人讲究当官,喜欢营造一种其乐融融的景象,多拍拍马屁肯定有用”
大陆国家都一个德性,就是强调集权与同化,反正没几年德国人就要退出青岛,在德国人退出之前总能捞点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