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童清脆悦耳的声音如同甘霖,让邓少爷干涩的心顿时得到滋养,看向小凳子的眼神亦越来越温情。
那边,接着又传来一声呼唤,邓少爷闻言神色微敛,继续道:“小凳子起来了吗?”
小凳子又脆生生的应道:“小凳子起来啦!”
那边又问:“小凳子吃饭了吗?”
小凳子响亮的回道:“小凳子吃饭啦!”
又问:“小凳子好了吗?”
小凳子从邓娘子怀里迅速滑了下来,蹦蹦跳跳的去拉父亲的大手,大声道:“小凳子好啦!”
孩童的脸上带着天真纯粹的笑容,脸上的虚弱如同一阵烟,风一吹就不见了,拉着阿爹阿娘,说着天真稚嫩的话语。
周围传来一阵善意的哄笑,不远处的大槐树抖着枝桠,好像在应和这方热闹一般,哗啦啦舞动着枝叶。
邓少爷奉上重金一脸感激的送走帮忙的人,最后要感谢林笙笙时,就见刚还站在妻子身边的小姑娘不知何时已离开了人群。
再看时,就见石拱桥上出现一抹小小的又特别令人敬仰的身影。
“娘子,我们这是遇上好人了啊。”邓少爷感叹。
邓娘子点头附和,谁说不是呢。
-
林笙笙一连在翡翠湖旁边巡视了三天,再没看到“大鱼”。昨晚又下了一场大雨,林笙笙下值的路上到处都是小水坑,幸好镇上都是石板路,不像乡间小路到处都是泥泞。
回家的路上林笙笙决定在外面吃碗米线,摆摊的是一对年轻的夫妻,在住户聚集的河道边支了一个小摊。
这里靠近娘娘庙,平时来往的人多,林笙笙刚叫了一碗杂酱米线,不一会儿旁边的桌上都坐满了人。
这里的杂酱米线味道不错,杂酱里带着瘦肉的酱香与肥肉的软嫩,切得碎碎的熬成肉酱。铺在烫好的米线上,再加上一勺红油辣椒,不太辣但又特别香,好吃到上头。
年轻夫妻将摊位收拾得特别干净,又舍得放料,很多到娘娘庙烧香的人都爱到这里吃一碗。
林笙笙端起面前的碗,巡逻了整晚,早已饥肠辘辘。吃个半饱时,旁边桌的谈话声传来,林笙笙不由得放慢了动作,听旁边谈起话来。
“听说了吗?”出声的人神神秘秘的,一下子将所有人的目光吸引了过来。
那人轻咳一声,悄声道:“渭河上出大事了。”
“出大事了?啥事?”立马有人问。
林笙笙不动声色的拿起筷子,慢条斯理的吃起来,实则整个心神都放在了旁边的八卦上。
“这段时间渭河涨水,起先大家都躲的远远的,哪知道河上突然出现许多上游冲下来的家畜家禽。还都是活生生的!”
“活的?那要是逮到一只还可以弄回家养。”听到的人不由得心生向往,有便宜不占是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