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当面拆穿,杜明讪笑,搓了搓手笑道:“其实草民也是农民出身,要不是当今天子英明,草民也没机会发迹。”
“本来一直想着给朝廷做点事,奈何没有机会,眼下这不是有机会了吗?”
纯属放屁。
朱青淡淡一笑,要是自己信了这些鬼话,自己也就离死不远了。
“放心,不白用,工钱开双倍,你给他们多少我不管,可必须要比他们在别的地方干活给的多。”
“一定,一定。”
…
翌日,朱青去观稼殿找朱樉他们,被告知今日几位皇子都在大本堂上年前的最后一堂课。
朱青只能去大本堂。
到了大本堂,就看到大儒陶凯正在给几个皇子上课,太子朱标也在其中。
今日陶凯讲得,是劝农。
陶凯也是浙地大儒,早年间在民间施教,学子门生无数,特意被朱元璋请来做学士,负责教学皇子以及制定国朝所需要的一些律法或年历。
“举善而教不能,则劝也。言君能举用善人,置之禄位,教诲不能之人,使之才能,如此则民相劝勉为善也。农者,百业之本也,农兴,则百业兴,农衰,则兴乱之世,不久矣…”
陶凯的朗读声在学堂里响起。
朱青看了一眼,朱樉兄弟几个一个个眼皮耷拉着,浑身无神的跪坐在垫子上,太子朱标则是专心致志的诵读着陶凯的话,将其给复述一遍。
说是朗朗读书声有些不合适,因为从头到尾也只有陶凯跟朱标两个人的声音。
足足上千字的古文,陶凯缓慢的将其给拆开来讲解,但大道理都是些劝农,以及如何将江山社稷的重任压在百姓身上的说法。
“这篇文章,是老臣与几位学士亲自抓过的,乃是前翰林院学士王学士撰写,陛下盖章首肯过的劝农书。”
“你们通读此篇,可有真意?”
陶凯微微一笑,但目光却始终还是汇聚在太子的身上。
朱标道:“此文文采斐然,出自翰林之手,想来应当很快会传遍江南各地,这其中劝课农桑之事也表明了是朝廷的一番苦心,若是传世,想来应当广受传唱。”
抚须的陶凯忍不住点头,笑容几乎要溢出嘴角。
其余几个皇子陶凯根本没心思去管,这些个老师里面,除了宋濂这个老夫子,其他几个老师都不怎么管这几个皇子。
一是管不着,说不得骂不得。
二是没必要,这些将来都是王爷,自己又何必跟未来的王爷结怨。
一堂课一直到下午才下课。
几人恭送了陶凯之后,陶凯便转身出了学堂的门,一走出来就看到朱青站在树下。
朱青笑道:“学士辛苦。”
陶凯僵硬的点了点头,而后有些冷淡的道:“朱御史领着几个皇子殿下玩乐胡闹并不是什么大事,老夫也可以当做没看见,可太子殿下乃是储君,绝不可因为一时贪玩步入歧途。”
朱青突然笑了起来,看着这个须发皆白的老者,笑道:“学士是说本官是在胡闹?”
陶凯沉声道:“朱青,你自己干的事你自己不清楚,带着几个皇子终日在田间地头刨土,成何体统?那是皇室,是天下之主的家族,生来就是受人敬仰的存在。”
“你将他们拉去种地,岂不是让世间人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