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姑娘,你们?不对,那秦羽秦将军是要干什么,三人出关,莫非是寻死?”
张宁蹙眉凝视,不知道该怎么解释。
“他从不打没有准备的仗,也不打必败的战争。
或许..他有破敌之策?”
“张主母,那你可猜错了!”
狄青从二人身后出现,解释道。
“主公,这是用他们三个人的力量,给我们换来喘息之机!”
张懿愤怒拍打墙砖,“胡闹!打仗岂是儿戏,他一个安北将军怎能凭匹夫之勇逞能!”
狄青无奈一笑,靠在墙边蹲了下来,立马闭起双眼开始休息。
“张刺史,那你说我们要怎样?期待那难以抵达的援军?还是让关内的疲兵继续坚守,徒增死伤?
与其这样,不如相信主公,早早安排部下休息。如此,还不算枉费了主公的努力!”
张宁看着渐渐与胡虏大军接壤的三人,转头向身后之人吩咐。
“眭固(前文写成哇了,随便吧。),你协助刺史巡防。周仓、裴元绍,你们随时准备接应将军入关!”
“诺!”
“刺史..我去治疗伤兵,您可以选择相信秦羽。虽然此举颇为冒险,但我知道,他绝对不是你说的有勇无谋之辈。
现阶段,我军只要能得到喘息之机,继续坚守更久时间不在话下!”
张懿无奈的点点头,张宁说的是事实,只好下去安排人随时观察着下方的战况。
他也做不到狄青这般信任秦羽,要是这三人挡不住外面这些蛮夷,那么关口必定会被攻破,他也会成为千古罪人。
...
“回禀头领,前方有三骑汉卒,向我等挑战!”
鲜卑大军之中,刚刚准备全军发起进攻。
“什么?汉人还敢挑战?哈!”
魁头不屑一笑,看向身旁一名青年勇士。
其全身上下暴露着野性的健美,一身腱子肉宣示着他强大的武力。
“素利,你不是想立功当部族大人么?去,把那三条汉狗的头颅给我拿来,证明你有这样的资格!”
素利目露精光,施蛮人礼仪回复道。
“大人请放心,素利,必定拿那汉人的头颅,为我等祭旗!”
........
——————————
准备三十万咯,开始书测书测~现在看来还是能稳定全勤的。
其实呢,每个人内心都有一个三国梦,笔者也是想将心中的三国世界描绘出来。
只是,免不了会遇到更多谩骂,鸡蛋里挑骨头的。
哎,谁让自己想写书呢,慢慢的也看开了,但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还是很难做到。毕竟谁也不愿意看到自己的努力成果被人随意贬低,我还是开始学习别的大佬,少看点评论好了。
各位的建议,都会参考。但不会照搬,毕竟本书已经有大概的设定,不会轻易更改。
针对部分老铁说的属性问题,希望各位是按照时间,和设定来看。一点不如意就大肆谩骂,那就只能敬谢不敏了。
故事上,行文上,确实是偏向口语化。因为这不是古言小说,要是每一句都之乎者也,那谁还看得下去?我相信喜欢本书的都不会挑剔这些问题。
当然,若是某些用词过于频繁,或者不适用用当下时代,各位的建议笔者也会采纳修改,先前脑子一热用了‘皇上’,就是笔者的问题,笔者也愿意改正。
最后,感谢一直支持本书的彦祖们,接下来的并州大战只是开始,希望大家继续喜欢,谢谢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