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试后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通称状元、榜眼、探花;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一名通称传胪;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礼部尚书霍学海用云盘将放在黄安上的皇榜接好,在礼乐仪仗下,太和门、午门、端门、承天门穿过广场,王公大臣文武百官、新科进士要随皇榜走在后面,一路出洛阳门外,张贴皇榜于宫壁之上。
午门的门洞,正面看是三个,背面看是五个。平日里一律不开,殿试考中鼎甲的状元、榜眼、探花三人,出来时也可以走一次。其他人等,一律只能走掖门。(内容来源于网络)
一般来讲,正门是不会轻易开的,只有皇帝才有资格经常走,其余时刻像什么王公大臣高官贵州都是没有资格的,所以即便现在已经中了进士贾安等人,也依旧羡慕的看向一甲前三名。
这样的荣耀谁不想要呢?偏偏他们就不是比不上人家,人比人气死人啊。
一甲前三名抬头挺胸的从正门而出,贾安等人也从掖门依次有序的排列而出,站到皇榜前查看自己的名次。
李承瑞觉得很满足,反正他已经出过一次风头的,而且传胪也是二甲的第一名,有什么不好的?
按照规矩,所有的进士们是要骑马游街向世人展示这次科举的成果的。
不过不是所有人都像贾安这般在君子六礼中选了射御,更多都是文弱书生,连骑个马都要旁边的士兵搀扶着,朝廷早就料到会有这么一出,甚至每个进士身边都有一位士兵帮忙牵马。
贾安拒绝了那位小士兵的好意,自己骑着马慢悠悠的走起来,看得身边的进士们一脸羡慕,早知道他们也去学骑马了,这样就不会在这么重要的时刻丢人。
城门外等候多时的胡幼繁正焦急的望向城门口,心里一直都在嘀咕,怎么还不出来?
沈思双手持团扇轻轻摇晃,看她这个几样,忍不住以扇遮面:“三弟妹莫要心急,这游街可不是那么快就开始的,前面还有一大堆的礼仪规矩要遵守呢,你只要瞧着城门口有锣鼓声传来,那就说明队伍很快就过来了。”
胡幼繁感谢的朝沈思双点点头,目光依旧盯向城门口。沈思双无奈的摇摇头,转过身去逗弄两个小孩子。
就在胡幼繁等的手脚发软的时候,忽然前方传来一阵锣鼓声,只见一位士兵手持大锣,不停的敲打,随后又跟来300名士兵以及各路乐队。
胡幼繁激动的拉住沈思双的袖子,差点都要跳起来:“来了来了,他们来了。”
不只是胡幼繁,周遭的百姓们也一样激动起来。
人生四大喜事:“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经年苦读,终于熬出头来,新科进士们总算迎来了人生最高光时刻。
状元游街就是指:皇帝在金銮殿传胪唱名,钦点状元、榜眼、探花和进士后,状元领诸进士拜谢皇恩后,到洛阳左门外观看张贴金榜及早销回家的过程。从金銮殿到洛阳左门,要步行经过太和门、午门、端门、承天门到大周门。(内容来源于网络)
这其中尤其以第一名状元最为突出。
状元席子昂,他头戴金花乌纱帽,身穿大红袍,手捧钦点圣诏,脚跨金鞍红鬃马,前呼后拥,旗鼓开路,气派非凡。牌子都写 “肃静”、“回避”。
而像贾安这样的进士们都按照名次骑在马上,由最前方的三百名御林军骑马开道,然后就是各种丝竹管弦乐队,最后才是二百多个新科进士的队伍。
新科进士们所经过之处,民众们纷纷出来围观,整条街道宛如过节一般,一路上旗鼓开路,欢声雷动,喜炮震天,遍街张灯结彩,热闹非凡。
周围看热闹的百姓中,不乏年轻未婚的少女们,平日里家中是绝不会让她们轻易出门的。所以每次科举后的状元游街是她们难得可以透风的时候,而且绝大多数的高官贵禄,富庶人家都会在此次游街中选择心仪的进士作为女婿。
也因此,世人们难得允许少女如此胆大的展露自己的心思,只见她们人人手上都提着花篮或拿着香包果子瞅准自己看中的进士,直接扔下去。
尤其是前三甲为甚,即便拼命躲闪,他们的身上也仍旧挂满了香包,手帕,花朵,水果,原本还威风凛凛的三人,瞬间就变得极为狼狈。
不得不说,这样的荣耀还真是既甜蜜又辛苦。
就连像贾安这样,不是前三名的进士都有被临幸,他仗着自己还算敏捷的身手不断闪躲,但偶尔还是会有东西掉在身上,怕胡幼繁生气就迅速抖掉。
身旁的一个大约30来岁的进士见状,调笑道:“我说贾公子,人家姑娘好意,你干嘛拒绝呀?”
贾安摇摇头,抬头向两边望去,这么重要的时刻,贾家人肯定都出来了,也不知胡幼繁在何处。
“家有妻儿,实在不方便再扰乱他人芳心。这位兄台,你身上的花朵香囊也抖掉吧,免得嫂子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