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家族的人翘首以盼,等待阮虎的归来。
贾安这边已经拆开了另外一个信封,这是贾寰送来的。
新年已过,朝廷重新开始运作,贾寰便率先沟通了工部的官员,将锦水县今年所需的水泥排在最前面。
如今水泥已经运出京城往北边运输,按照目前的进度,估计还有一两个月就可以到达锦水县。
贾安算了算,那段时间正好是青黄不接的时候,虽说服役是苦了些,但至少贾安这里是管饭的,乡下贫苦人家,半大小子吃空老子可不是说笑。
有这么一个地方,只要你卖力就能管饭肯定是有不少人是想来的,至于那些舍不得自家孩子的,他也会允许那些村民用粮食或者银钱勾销。
等到用水泥铺好通往府城的道路,锦水县的好东西就可以运送到府城去销卖,就算不能赚多少,挣点小钱也是可以的吧?
想到这里,贾安立刻取出纸笔给贾寰和阮虎回信。
贾寰的信里主要感谢大哥帮忙,并附上锦水县特有的特产,顺便问候贾寰一二。
阮虎那封信则主要询问北边的具体情况,包括不限于那里的风土人情,地理位置,还有与之相对应的互市究竟主要售卖哪些东西。这样一来,等到阮虎再次前往北边的时候,贾安才能对应的找出合适的商品。
贾安奋笔疾书,将写好的信封交给阿沅,让他送往驿站传信。
阿沅接过信封,忽然想到一件事低声询问道:“三爷,说起来咱们家有些下人年纪也到了,是不是该跟奶奶商量一下,将这些下人该放门子的放门子,该让他们娶亲的娶亲,免得他们越来越大,还在底下嘟囔说做主子的耽搁他们。”
贾安闻言皱眉:“是有谁在你耳边嚼舌头不成?”
阿沅不好意思笑笑:“确实听到一点风声,主要是咱们家的下人有不少都是从外面买的,只有少数是阖家上下一起跟着咱们到锦水县。那些全家一起来的自有他们老子做主,但那些孤身一人的能找谁做主呢?还不是得请主子们开恩。”
贾安无奈的叹口气,当初想着从外面买来的根基浅好把控,却忘了这类人生大事没了父母做主,就只能让做主子的来关照,一两次还好,次数多了有些烦闷。
“你去回禀奶奶,叫王嬷嬷统计一下全府上下有哪些到年纪的丫鬟小厮,问问他们有哪些是彼此有意的,只要没什么大碍,我们这里都可以给他们做主,但是有那种心性高的或者手脚不干净的,一律赶着庄子上去。”
阿沅等就是这句话,这些天来他一直盯着四柳,这丫头即便被他警告多次也依旧无效,他不是没找过王嬷嬷让她来帮忙管教一二。
但是四柳这小蹄子竟敢阳奉阴违,好几次都差点被胡幼繁发现,为了不让家里生乱,阿沅决定趁早把这蹄子给嫁出去。
反正他们家三爷从来都是个爱干净的,不搞那些脏啊臭的东西,只要嫁了人基本上就没有爬床的可能。
想到这里,阿沅赶紧出府去外面送信,回来之后将这一决定汇禀给胡幼繁。
胡幼繁坐在上首,忽然想到几年前放丫鬟们出府的时候,眼睛瞥向一旁服侍的谷韵。
谷韵起先还不明,所以等到余光看到阿沅时顿时身子一僵,也想到当初那些尴尬的事情。
阿沅也想到了,一时之间主仆几人无话可说,气氛尴尬的要死。
贾涵读完书进来请安时,就看到这么个情况,自家娘亲坐在上面装木头有些奇怪。
“阿娘,这是做什么呢?”
胡幼繁回过神来,不想这等事情烦扰到贾涵,随便推辞几句,随后看着阿沅说道:“你说这些我都知道了,回头我会吩咐王嬷嬷照做的。”
阿沅里面赶紧鞋底抹油跑出去,贾涵有些奇怪的看着阿沅的背影,总觉得这里面有事。
胡幼繁不想让贾涵打破沙锅问到底,连忙转移他的注意力询问起学习的事来,贾涵无奈,只能陪胡幼繁消除这尴尬的气氛,但心底里还是想着去打听一下到底出什么事情。
四柳听说府里要放年纪大点的丫鬟出门子时,顿时急得跳脚,她到现在也想不出该如何爬床,就要被迫嫁人了,也不知道是谁出的这个馊主意。可现在她连书房也进不去,繁安院就更不可能了,但如何爬上贾安的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