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嘉去找苏鸣,也是在替曹操试探苏鸣的看法。
“主公,公子说谈判是在瞎胡闹,白费功夫。”
“想要解决乌桓的问题,最终还得靠打!”郭嘉没有隐瞒,如实说道。
郭嘉说出了苏鸣的想法之后,曹操也明白,为何会议之时,苏鸣无视他的眼神了。
苏鸣既然认为谈判是在白费功夫,那他自然不会去接这个活。
其实,依着曹操的性子,他也不愿意和这些草原异族妥协。
这次曹操之所以要和草原异族妥协,倒不如,说是和他手下的文臣势力妥协。
这里,就不得不说到曹操麾下的一个文臣势力了。
颍川士族。
荀彧,荀攸,这两位就是颍川士族的代表。
曹操麾下的武将,分为曹家,夏侯家以及外姓这三个派系。
文臣一样也有派系之分,一方是以荀彧,荀攸这个颍川士族为首的士族一派。
另外一派,则是以郭嘉为首的草莽平民一派。
为什么,荀彧,荀攸他们这次主张和乌桓谈判。
说到底,还是因为粮草。
打仗就需要粮食。
但是,粮食从哪里来呢?
增加税赋?
现在这年头,老百姓自己都吃不饱饭,老百姓哪里来的粮食交多余的税赋?
所以,来粮食最快的道理,就只有一条。
给士族借。
曹操这些年打仗,粮食几乎都是靠从士族那里筹措。
而这其中,借粮最多的便是颍川士族。
荀彧为什么能够得到曹操的重用,成为曹氏集团的大管家。
就是因为,荀彧他是真能帮曹操搞到粮食。
现在,曹操统一了北方之后,这些士族希望曹操能够好好的经营一下民生。
最关键的是,得到了这么大的地盘,把蛋糕给大家分一分。
正是因为如此,荀彧,荀攸这些代表士族的大臣,这才主张与乌桓谈判。
曹操思量半晌之后,朝着郭嘉问道:“奉孝,那你以为呢?”
“你以为,与乌桓最终是和是打呢?”
听到曹操这个问题之后,郭嘉先是沉吟了片刻,然后,朝着曹操问道:“是和是打,这全在主公。”
“若是主公的底线,愿意往后挪一挪,我认为,和谈还是很有希望的。”
“哦!”曹操有些惊讶郭嘉的回答,继续问道:“挪一挪,是什么意思?”
郭嘉思量片刻,斟酌了一下语言,说道:“比如,保持之前刘虞,袁绍时期对乌桓人的特权,暂时的先稳住乌桓人。”
“先答应乌桓人,让他们取了袁谭,袁熙的脑袋献给主公。咱们休养生息个三五年之后,再发兵平灭了乌桓也不迟。”
郭嘉说完之后,看向曹操。
显然,郭嘉说这番话,也是在试探曹操的意思。
“啪!”曹操猛的一拍桌子,说道:“莫说三年五年,便是三天五天也不行!”
“我曹孟德不可能做大汉的罪人,绝不会给这些异族任何的优待。”
“谈的妥,便谈。谈不妥,便打就是了!”
“届时,也算是堵住了那些士族的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