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来龙去脉
少安是特意从公社回来的。
孙少杰离开黄原不久,一个电话就到了石圪节,少安接到电话,在公社里安排了一下,就回到了双水村。
山里的夜晚很静。
汽车的声音在川道里能传上很远,孙家就在南村头,距离醋厂又近,孙少杰刚一进村,少安就知道了。
后来听到吉普车往醋厂方向过去,更是确认无误,稍停了一会儿,他就过来了。有一些事必须要先安排一下。
“上面有意让福军叔去黄原工作……”
随着少安的讲述,一年多来发生的事情,逐一在孙少杰眼前陆续展开。
用了大半年时间,到孙少杰接到命令返回部队时候,原西县的分田工作已经基本就绪。
秋收刚过,这种模式就显现出了旺盛的生命力。不但扩大的自留地里热火朝天,公田里拖拉机也纵横奔驰。
往日里需要近一个月才能完成的冬播工作,才一星期刚过就结束了。
之后整个冬天,所有生产队集体依托公田完成了配套青贮建设,并且在供销社支持下,开始建设特色深加工业。
刚一开春,各大队就开始了大规模枣树种植,山山卯卯,沟沟岔岔,全都不放过,一个原西县,几乎买光了全黄原的枣树苗。
随后一场春雨,到处生机勃勃。
也就在这时,从皖省和川蜀传出来联产承包的消息,黄原人心顿时乱了。
没多久,省里来了新领导。
视察过后,指示:“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尝试分田,积累经验。”
于是,尽管黄原颇有些抗拒,全省还是有不少地方展开了积极尝试。
到了年底,结果开始显现出来。
学原西模式的,大多不太成功。
出现自留地不断人,公田无人种现象,给人感觉有些顾头不顾腚。
而那些直接分田到组、到户的地方,大多确是一片红火,除了公社、大队干部怨言颇大,基本没有毛病。
就是初中学生失学率有些高。
若不是还有原西县一枝独秀,有限分田模式几乎走入死胡同。
听到这里,孙少杰基本已经明白了乔伯年问自己那些话的意思。
“怪不得……”少杰问:“也就是说,上面上福军叔去黄原,是为了扩大实验区域,进一步观察原西模式效果?”
孙少安道:“分田这件事,现在的情况是农民欢迎,干部抵制,尤其公社、大队干部。所以,若是必须分田,推行原西模式,想来应该会顺利些。”
“呵呵,那倒未必。”
孙少杰递给大哥一支烟,孙少安没接,他仍是老习惯——自己卷烟棒。
“大哥,你明白的。
那些抵制分田的人,并不是真的觉得集体生产模式对农业生产有利,而是因为他们是集体生产的既得利益者。
比如福堂叔,天天不下地,年年满工分,村里大小事,支书一言决,若是分了地,就全没了。
原西分田模式,你是清楚的。
这种模式的前提,是建立村民委员会来约束村干部权力,所以结果一样。
其次是通过机械化生产以节约劳力,提高生产效率;通过青贮等副业和深加工厂提高集体产出,增加收益。
加上约束公社权力减少干扰,放开百业增强经济活力,才有了如今效果。
所以,原西模式是综合作用的结果,不是简单分田就能搞定的。”
“毕竟还是有权的嘛……”
孙少杰不再说这些,转而问道:“俄那个小侄儿怎叫虎子,大姐家小子不就是金虎嘛,重了啊。”
少安牛气哄哄的,“怎,他金家能养只虎,咱孙家就不能也养一只虎?”
“你就这样给大姐说的?”
“俄有那么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