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新的任务,北上督粮
朱元璋点了点头,好像还真的是这么一回事。李临渊并没有停下,仿佛说到激动之处了。
“只可惜百姓的话语权实在是太少,各种思想也没有办法继续活跃!”
“所以以臣看来,最好的办法就是开启民智,只有百姓懂得的东西多了,未来我们的大明才会更加的强大。”“而儒家如今所推崇的是民可由之,不可使知之,以臣看来这些人完完全全是曲解了孔夫子的意思!”
“孔老夫子当时想说的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所以孔夫子才会因材施教,培养出来一大批有才能的人,大明人人,皆可治学,人人皆可学习!”
朱元璋听到之后皱了皱眉头,对于这个他还是有着非常多的担心的。
“如果像你所说的这样,那我大明百姓全部都是那些读书的腐儒,那天底下还有谁去打仗,谁去修城,谁去劳作!”
李临渊听到后则继续说道。
“陛下,虽然天下人很多,但是天下能学的学问也是非常多的,也不一定非得要学习儒学,世事洞明皆学问,天下有着诸般的学问,凡是能够将一行研究到极致的,便可以称为圣,圣人并非天降之人!”
“自古以来一条路是万万走不出康庄大道的,最好的办法便是百花齐放,比如农圣贾思勰,兵圣孙武,茶圣陆羽,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正是如此!”
朱元璋听到之后,不由得眼前一亮。
对于这所谓的兵圣,茶圣的说法,在民间早就已经有了。
只可惜在儒家众人眼里看来,只有孔孟程朱可被称为圣,其他人只不过徒有其名罢了。
要是自己将这一个名头给他们,或许会有一大批的追随者去学习相应的技术。
比如学习农业方面的事情就可以使得粮食种得更多。
种的茶多了,品质好了,就可以向外销售,赚取大量的金银回来。
研究更多的兵法,也可以让他们在对外战争当中战无不胜。
想法确实很好,但是朱元璋心中还是有着许多的思虑。
毕竟这样的政策可以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这可是动了儒家的根基。
必然会遭到儒家之人疯狂的反击。
而如今的天下读书人,儒术又是当今统治的根基。
这样的事情可不是简简单单红口白牙,一句话就能够解决的。
只见这时,朱元璋点了点头。
“这件事情朕还需要再想一想,不过你确实是一个人才,放在京城也确实可惜了,这样吧,李临渊听旨!”
李临渊跪在地上。
“臣接旨!”
“今有能臣吏部都给事中李临渊刚正不阿,屡有功勋,当今北方蒙古鞑子入侵,边境地区民生凋敝,我天兵陈列于北方,然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特命令李临渊为粮草先行官兼督粮钦差大臣,不日北上监督粮草运转!”
李临渊心中极为惊讶,朱元璋不是已经拒绝了这件事情了吗?怎么突然间又同意了?不过这是朱元璋下的命令,他也没有任何反驳的余地。
“臣接旨!”
看着李临渊没有任何的不满,朱元璋满意地点了点头。
“是不是很好奇,为什么咱突然改变主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