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是王子犯法,看在一家人的面子上,最多也只不过是个圈禁的惩罚,但是像咱们这些外人可就不一般了!”
李临渊听完后点了点头,他心里非常的清楚,这是魏国公徐达在告诫自己,不要这么着急地牵扯到其中的权力斗争去。
自己本来也就没有这样的想法,只是安心地做好手中的事情就行了。
毕竟自己还算是没有任何的背景,手中的力量也没有多强大,所以绝对不适合现在就露出獠牙。
徐达眼盯着李临渊,却没有从他的表情当中看出一丝一毫的事情来,心中不由得郁闷。
“朱棣的那小子以为自己隐藏得很深,以为我什么都不知道,老子我带了一辈子兵了,什么人没见过,什么样的事情没见过还能被他给骗了?他和他背后的那一个和尚都不是什么省油的灯,唉,早知道就不应该把女儿嫁给他,若是不嫁给他,说不定过得还能更平安一些!”
“你小子也绝对不是什么好货,真不知道当时我究竟看上了你哪些!”
“对了,你小子给我说说,你到底想要干什么?”
“人家想要往上爬都是不停地结交关系,就算是朱棣那小子也知道这些,你倒是好了,几乎将朝堂上的官员全部都给得罪了个遍,你到底想要干什么?”
李临渊的所作所为让徐达十分不解,不管怎么样,李临渊也是一个文官。
如果说之前是为了惩治那些贪官,不得不和勋贵站在对立面,那倒还是情有可原。
可是本来以为李临渊到达应天府之后,应该能够消停一段时间。
结果没想到这货到什么地方都难以消停了。
刚刚到应天府竟然和应天府的文官掐上了,甚至扬言要改革科举。
这可把他给吓了一跳,先不说科举,这玩意儿是文官的命根子,要是动了他那朝堂上的文官,不得一个个地找你拼命。
更重要的是,这李临渊竟然还想在此基础上建立一个如同翰林院一般的工学院,想要大力提拔百家之人,这可是真正地把他给吓了一跳。
这相当于站在了天下读书人的对立面。
如果仅仅是前者的话,那么反对李临渊的,不过是一些不愿意进行改革的。
但是在所有的读书人当中还是有一些少壮派,希望改变如今的科举内容。
但是李临渊直接创立了工学院,这就相当于把朝堂上属于这些读书人的饭碗直接砸掉了一半。
如今李临渊在朝堂上,不知道有多少人恨得他咬牙切齿。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魏国公徐达才坚持要把李临渊调到北方来。
虽然说这一路上粮草运行的效率问题非常的严重。
但是也并不是没有办法解决,只需要吊几个能力不错的关于员进行监督,说不定会好上一些。
但是把李临渊调到北方来,也是想着让他能够避避风头。
李临渊自然知道魏国公徐达这些全部都是为自己考虑。
但是其中的一些重要的原因自己没办法说,毕竟这些事情即便是自己说了,也不会有人相信的。
不过至于为什么要做这些事情,李临渊自然有自己的想法。
“不知为国公如何看待北方草原的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