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彪老谋深算,无论曹操怎么说,他都只相信一半。
作为世家豪门,他们一举一动牵扯太多。
怎么可能为了一个不确定的事,倾斜资源?
弘农杨氏,不想入局。
就这么和汝南袁氏开战,哪怕只是舆论战,杨彪都认为得不偿失。
“朝堂宦官当政,士族举步维艰。一个判断失误,都有可能迎来穷追猛打,身死族灭。”
“孟德,你已位列司隶校尉,有弹劾三公的功绩傍身。不管到了哪里,都可以昂首挺胸生存了。”
“只要你不主动得罪宦官,宦官也不会针对你,何必为了琐碎的事,继续折腾呢?”
“你父亲曹嵩位列九卿,能够给你留下重要的政治资源。你只要继续打磨几年,提升资历,何愁不能位极人臣?”
杨彪苦口婆心劝说,可以说是推心置腹了。
这根本不符合他“明哲保身”的生存方式,有违处事初衷。
曹操深知弘农杨氏的劣根性,也是世家豪门的通病。
能不动,则按兵不动。
不给他们刺激一下,他们根本不会入局。
曹操起身背负双手,与生俱来的傲气凛然横空。
“杨兄,你是想让在下偃旗息鼓?主动落入颓势,从此一蹶不振?”
“作为一股新兴的政治势力,曹某即使做错了事情、走错了道路,以至于兵败如山倒、一败涂地,也不可能止步不前。”
“我呢,和你不一样。我宁愿不断犯错,也不愿什么都不做。弘农杨氏名声在朝,能够过上好日子,天下黎庶呢?”
“他们永远见不到朗朗青天了!”
曹操震耳发聩的话,杨彪根本不以为意,甚至连思考都节省了。
“善谋国者如烹小鲜,朝堂的事盘根错节,甚至牵扯到宫里。该争的时候争,该隐忍的时候一定要隐忍。”
“你弹劾三公震惊朝野,那是因为有人希望看到这一幕,看到士族倒霉。凭你一个人,也妄图弹劾弘农杨氏、汝南袁氏?”
“说句不好听的话,司隶校尉还不够资格!陛下要用的人,你推不倒。陛下舍弃的人,你保不下!”
“天下黎庶有天下黎庶的日子要过,士族有士族的劫难要渡。你弹劾百官,到底为公还是为私不重要,最重要的是你要认清自己,量力而行。”
杨彪文韬武略,都显得平平无奇。可他的为官处事之道,已经炉火纯青。
他韬光养晦,故作平庸,关键时刻却能够一鸣惊人。
这是传统世家豪门的为官之道!
他们求稳,不激进。
曹操要走的大道,截然不同。
想要争雄天下,做一方霸主,怎么可能像弘农杨氏一样,当缩头乌龟?
能够成为诸侯的,都有一股攀登高峰的锐气。
袁术就是敢称帝。
袁绍敢拔刀对着权倾朝野的董卓:“天下健者,岂惟董公!”
杨彪不行。
袁基也不行。
他们都是世家豪门培养出来的传承之人,天生缺乏雄主的气质。
杨彪、袁基太听家里的话了,只能成为“臣子”。
袁术、袁绍同样的出身,却格外地“叛逆”,因而能够成就大业。
诸侯,都是当世之杰。
他们的性格或许各有缺陷,但肯定是同时代的领袖。
杨彪还不够资格和曹操相提并论!
现在还不是彰显野心的时候,但并不影响曹操申大义于天下。
曹操凝目而视,浑身上下有一股不怒自威的压迫感。
“我要除掉曹节,杨兄你站在哪一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