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静自然明白赵杨指的是什么,并非和程亮的换班时间,也不是海神之卵的孵化进度,而是那个计划的开始日期。
这项就连执行者也无法完全获知其内容的计划,才是他们涉足这颗星球的主要目的。
“很快了,待星巢稳固之后。我们不必着急,相对于海神星生命漫长的进化岁月,这几天曾不盈这颗行星的一次呼吸。到时候,请你以周边海域探测的名义,带我离开。随行的成员名单和坐标位置,我会提前告诉你的。”
“是吗?这样我就放心了。”赵杨仿佛舒缓了心结,眉头也展开了,“就像你和我说,这些小生命,并不会有什么实质危害时一样。”
姚静再次回头望了望那微型的死海生态箱。它们安静沉睡,仿佛从未经历过这场风浪。
“从我上一次来到这里,便已经遇到了它们。海神星的生命进程远比现在勘测的要领先。”
“那么上一次……你们发现它们时,为它们起名字了吗?毕竟现在,科考小组那边,持不同意见的,还在为它的名字争论不休。”赵杨看起来有些困扰。
“幼旗。”姚静轻声说道,“他们曾经告诉我,这也许和蓝星上的旗鱼有些相似,确切来说,更类似它们的祖先。”
“幼旗……”赵杨盯着巨型生态箱中的那些卵,“我怎么感觉……好像它们的生命力正在消耗之中?没有我们将其捕获时那么光鲜。”
“对,你之前问过我,到底来过这星球几次,我只能说,至少上一次,同样是偶然发现它们的人,想尽了不同办法,依旧未能让其顺利繁殖。”姚静说道。
“是物种进化的原因吗?”
“不排除,但更可能的,是环境的因素。”
“怎么说?”
“海神星环境和蓝星体量相差不大,但这种体量的行星,我们的探测器在五年时间内探索完整个星球几乎不可能。
现在你也应该注意到了,海神星相较于蓝星更为多变的环境,让长期环境的检测变得十分困难。
上一次,我们只是粗粗探测出,海神星的不同海域,洋流存在着难以掌握的规律的变化。
我们甚至都未发现,这些幼旗的具体栖息地点,更不要说完全模拟其周边的小生态了。”
“可……”赵杨犹豫了一下,大胆地往雷池边迈了一步。
“如果你们上次来到海神星,以周期来看,五百年一次,再除去上次的登陆失败,就按一千年算吧,完全可以在这里建设测量站,并通过延迟通讯的方式,向蓝星传递测量结果,然后总结出规律。为何这次又像重新开始……”
“没那么简单的。”姚静打断了赵杨的话,“我是说,这里的洋流变化……”
“可如果你们真的那么做,信号站呢?自从我们来到这里,只觉得,像是一块无人涉足的处女地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