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秒胜林冲
汤隆大吃一惊。
“府主,这我实在不知啊。”
李世民左手虚按两下,示意汤隆稍安勿躁。
“放心放心,我知道这事与你没关系。只是,你这个偷宝甲赚来你姑舅哥哥破连环马的计策却是行不通了。”
汤隆犹豫了一会儿,说道。
“府主,那要不要等徐宁来到之时,我去见他一面,劝他来降?”
“哎,人家是东京城的武官,如今又做了一路领兵武将,如何肯跟你一起上山做个土匪?你去劝他又有什么用?说不定连你也给抓了起来。”
李世民想了想,又道:“我看你那表哥也是个有本事的。如今也看在你的面子上,我也想击败他后将他留在梁山听用。只是怕他性子倔,不肯听话。”
“你这样,乔装改扮一番,前往东京城走一趟,把你表哥一家家小都接来。等我捉拿了你的表哥,你又把他一家老小接来,他自然也不能再想着回东京了。”
“若是办成了这件事,我好好的给你记上一功。”
李世民话说的好听,又说是给汤隆面子,又说要给汤隆记功,倒是把汤隆高兴的合不拢嘴,连连答应。
李世民一摆手,让汤隆下去。
却又把他重新叫住,“你保举的那个叫时迁的,他的能力很高吗?你这么信任他?”
汤隆笑着说道:“我,我那兄弟说起来不好听,原本是个偷儿,要说这偷鸡摸狗的本事,实在是独步天下,在那房梁之上,都能如履平地。”
李世民又是一笑,没想到在这梁山,一个挖河沟的,还有这样的本事。
听起来是个偷鸡摸狗的,但是身形灵巧,有两分本事。
倒是可以做一个走报机密的,是一个好探子。
“好,你举荐有功,我要赏你些银两,你那好兄弟便让他去找王进,就说是我的意思,让他量才适用。”
汤隆又高高兴兴的千恩万谢的下去了。
李世民又命令吴用、乔道清过来。
立刻点齐兵马,便要离开梁山。
只因这梁山水泊周边大片大片的土地,都让李世民送与了前来投靠的百姓,供他们修筑房屋,开垦耕地。
如今面临官府围剿,自然不能让官兵靠近梁山。
若让官兵靠近梁山,战火一起,在梁山脚下,不知道有多少百姓将要受难。
因此,李世民选择了自那东京城到这梁山必经之路上,离郓城县还有二十里的一处易守难攻的地界,要在此处安营扎寨。
在这里立下营寨,迎战官兵。
在这里立下营寨,挂出大旗,洒出多路探马,实时探得军情。
连等了三日,探马回来报告。
一队官兵十分威武,挂着林字和徐字大旗,领兵杀来。
李世民一听,便冲着安坐在一旁的周侗笑道:“你的徒弟来了。”
周侗沉默不语,只也略有得意。
他的徒弟能统率大军前来征讨梁山,也能证明能力了。
“除了这一路兵马,可探得呼延灼何在?”
“未曾探得呼延灼动静。”
“感情想是这林冲做个头阵吗?”
李世民想着,心中已有定计。
“史进、花荣、杨志、雷横随我出战!”
众将听令。
朱仝却前迈一步,长髯飘飘。
“府主,小将听闻千金之子,坐不垂堂,如今坊间皆传言府主乃是唐太宗转世,正是真龙天子。”
“府主何止万金之躯,何必以身犯险?如今咱们梁山战将如云,若还要府主冲锋陷阵,实在是羞煞我等。”
“请府主爱惜贵体。”
李世民闻听此言哈哈大笑。
朱仝敢大胆进言,让他想起来了前世旧事。
虽心中欣慰,还是说道:“汉高祖刘邦也是马上得天下。唐太宗亦是南征北战,上阵杀敌。如今正是要在马上得天下的时候,众将用命,我又何惜此身?”
“且等将来天下安定,我在下马治理天下!”
朱仝闻言也不再多说,拱手退下。
武松上前一步。
“府主上阵杀敌,末将愿做护卫。刀锋剑矢,先落我身!”
李世民笑道:“你们太紧张了些,我在梁山不过才一年,上阵杀敌也有许多次,何至于如今便如此紧张?”
李世民哪里知道众人的想法?
这帐下众将都憋着没说嘞。
本来东京城流传的李世民乃是唐太宗转世的事情,是从梁山流传过去的。
如今传来传去,蔚然成风。
在这梁山,有着公孙胜、乔道清共同背书。
还有史进的父亲、王进的母亲作为佐证。
梁山的人又都崇拜李世民,自然也都愿意相信。
知道武松跑到这东京城走一趟,又将东京城的见闻传到了梁山。
梁山上下众将都知道了,哪怕是在东京城中,都流传着李世民乃是唐太宗转世,当朝天子是李煜转世的说法。
他们这些人也大多不知道,李煜和唐太宗没关系。
但只凭着脑子想,却都觉得那么个亡国之君其实该是李世民的后代。
他们梁山府主乃是唐朝开国之人的转世,东京城的官家却是亡国之君,还是李世民的子孙。
这么一看,到底谁是真龙天子,昭然若揭。
梁山众将上下,心中都有了一些变化。
突然一夜之间,他们的目光不仅仅只放在这山东,不仅仅只放在这梁山,不仅仅只放在眼前的这几十万百姓了。
一夜之间,却思索起来这整个大宋天下的归属了。
尤其是那赵官家钦天监都说府主乃是唐太宗转世。
这自然也让梁山众将慢慢的深信不疑了。
如今再看向李世民,虽不一定以天子来看待,但也都觉得不一般了。
自然不像以前那么随便。
而这大宋的官家又都缺少武风,他们这些生活在大宋的汉子,不自觉的便把李世民这么一个潜在的天子捧在手心中了。
“众将莫要多言,还是史进、花荣、杨志雷横随我出战。”
李世民反手又叫了颜树德、董平。
“你二人领兵戒备。若情况有变,再领兵支援。”
“朱仝、武松、扈三娘、栾廷玉。”
“在!”
“你四人领兵绕到后面,堵住他们的退路,林冲这一路兵马,我要全部吃下!”
“是!”
这几个带兵打仗的还没听出来意思。
吴用却已经有些兴奋了。
李世民真正的开始暴兵了。
如今梁山的兵马硬拉出来也能有四万,这些人都是经过不同程度训练的。
从上到下都是军纪严明!
这也是李世民最理想的军队。
但只靠着这样的训练,军队增长速度还是太慢了,不足以满足如今的需要。